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台灣品牌十字繡"繡"--以針代筆、以線潤色





每天回到家中已晚,吃完飯做完家務後,很多時已是九時多十時了,
實在累得沒有興趣拿起繡針。
結果是作品只能間中繡兩、三針,以超龜速的速度進行中。
因為出貨慢,所以相對地很久也沒有前往手藝軒看新出品。
今天心血來潮前往,結果有兩個意外之喜。
一喜是手藝軒喬遷之喜,三個月前搬了往隔壁。
二喜是發現台灣十字繡新品牌"繡"的材料包。

最初見到這個品牌,還以為是國內新牌子。
因為此品牌很多材料包,是以國畫做題材。
但再細心一看,原來是台灣設計,中國製造。
據手藝軒店主蔡小姐所稱,這間公司是DMC 繡線代工公司,
若屬實,則繡線的品質應該有一定保證。



我最後買了這個"秘密花園"。雖然只是9.5 寸 X 13 寸的作品,
但看介紹已用了45 種色彩。相信要不停換線。
我頗欣賞在線卡上印著十字繡符號,繡時可以省掉不少時間做對照。
但線卡將不同色線要混在一起做繡線的符號,則有點看得眼花瞭亂。
不知道實際繡時,是更方便還是更混亂。

回家後到這個新品牌的官方網頁一看,
才知道這間公司三年前開始接觸十字繡文化。
並且收集國外及國內十字繡愛好者的意見,
認為傳統線卡,需要繡友在一大堆繡線中,自己找色線,
對符號,失誤率高。(這個是事實,看著色咭上含糊的形容詞,
什麼玫瑰紅、淺米黃,當你拿著三條皆是紅色,
只是深淺度略有分別時,你絕對會抓狂,
究竟如何去界定哪一種是玫瑰紅!
分了線後,直到繡圖完成為止,會一直擔心是否用錯繡線。
我亦曾有一次分錯線,幸好面積不大,繡完成後效果不致很突兀,
故且將就過去!)經過不斷的研究,於是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套的自動
配線系統,終結傳統掛線的方式。並因此申請專利。

公司更和台灣藝術大學教授合作,將國畫的畫面編成十字繡符號。
但鑑於國畫的渲染和工筆的細膩,西方的做法完全無法套用,
所以從布料、針、國畫專用線的開發便花去無數時間的測試,
直到歸類出適合國畫使用的298色繡線。
每一張畫的完成得花上大半年的編層和不斷不斷的試繡,
始能達到國畫的自然意境。


其實我最喜歡是這份"嬉戲花叢間"材料包,
我覺得兩隻想捉昆蟲的小貓很可愛!
而且價錢與中國國內出品的牌子相比,不算特別貴。
但這幅成品可是 34.5 X 19 吋,若買了回家真不知那天才會繡完。
暫時只好忍痛放棄。

但我非常欣賞"繡"這個品牌的勇氣。近數年中國興起十字繡這個玩意,
但不少牌子不是用傳統的書法字、國畫,
便是用外國設計的圖案(不知是否有付版權費)。
難得這間公司肯花時間去研發如何將十字繡與國畫融合,
這份心意實屬難得。所以有機會也要多多支持這份心意與創意!
若"秘密花園"成品漂亮,我應該很可能會買"嬉戲花叢間"來繡。


"繡"官方網站
http://www.xiucrafts.com/index.php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禮儀師真假殺人事件》、《獵頭遊戲》與《寒戰》



看《禮儀師真假殺人事件》(Bernie) 是因為誤以為這部是推理片, 因為戲名有真假兩字,我以為猜主角是否真兇。看《獵頭遊戲》(Headhunters)則以為是盜寶片。我最喜歡看盜賊片鬥智鬥力,如《義海雄風》。其實早陣子蠻想看《盜賊門》,但因時間關係,《盜賊門》與《小學雞私奔記》(Moonrise Kingdom)只能兩選一。最後選了《小學雞私奔記》,因為我想日後在電視台看到《盜賊門》重播的機會會比《小學雞私奔記》機會大。看《小學雞私奔記》的簡介,最初以為兩個小孩人小鬼大,學大人私奔。不要以為是《青青珊瑚島》般青春美麗(先旨聲明《青青珊瑚島》我是看電視重播版,我年紀雖大,但還未大到看首播。不過話說回來,當年的波姬小絲真是青春無敵,雖是同性也覺得她美得清麗。)事實上全片帶點沉鬱氣氛。兩個小學生雖是小孩,卻有著蒼老的靈魂。與其說他們是戀愛,更多是同病相憐。兩個無法被同輩與成人接受的小孩,只希望逃離令他們窒息的成人世界。而他們那種堅持自我的信念,對比在島上勉強自己活在謊言中的成人更為坦率。成人素以為小孩是純真無邪,其實有時小孩的世界比成人世界更殘酷,因為小孩不會用文明與禮儀去包裝他們的想法。
電影主角(左)與現實中的男女事主(右)

《禮儀師真假殺人事件》雖然是真人真事改編,但與《小學雞私奔記》相比,反而顯得像一部童話,我的童話不是指純真,而是不像會在真實世界中發生的事。小鎮禮儀師賓尼,一向盡忠職守,熱心公益,鎮上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賓尼。相反富有的寡婦瑪芝刻薄成性,親兒另居他處,鮮有聯絡,孫兒與她為基金問題對薄公堂,連居於同一小鎮的親姐妹也二十年也沒有交談。賓尼因瑪芝先生的喪禮與瑪芝相識,熱誠的賓尼逐漸將瑪芝這座冰山融化,由幫忙處理瑪芝日常生活小事,漸漸開始可以動用瑪芝的銀行戶口,甚至一起去旅行。但瑪芝的強勢佔有性格,只想將賓尼留在自己身邊,令賓尼日漸無法忍受。一天賓尼竟然開槍槍殺瑪芝,將她藏屍雪櫃內。然後告訴全鎮人,瑪芝生病離家休養。期間賓尼用瑪芝的戶口內的存款不停為小鎮做善事,結果半年後瑪芝的股票經紀起欵,聯絡瑪芝的親人才東窗事發。奇在全鎮的人認為賓尼無錯,結果檢察官要將此案移往其他地方審理,以免小鎮居民擔任陪審團時偏幫賓尼。最後賓尼罪成,被判終身監禁。

全片其實沒有什麼高潮位,一開始我們便知道賓尼會殺瑪芝。導演只是一面拋出問題,如賓尼是怎樣的人、賓尼與瑪芝是否情侣關係等,然後由不同的鎮民講述他們自己的看法,將故事推展下去。最初還以這些鎮民是演員,但到結尾看介紹時才知道他們是貨真價實的鎮民,他們真的認識現實中賓尼與瑪芝,並親身經歷事件。反而演員只有三、四人。這部片子不知可否算是紀錄片。但導演在片內沒有加入任何個人推論或想法,只是單純表達他人的看法,由觀眾自己去下結論。若這片是香港導演拍攝,只怕已加入極多的個人推測,變成掛羊頭賣狗肉,經典例子便是《人肉叉燒包》、《雨夜屠夫》的片子。



那麼其實賓尼又是什麼人?他又為什麼要殺瑪芝?誠如賓尼的辯護律師所言,若賓尼是存心犯罪,殺人後他只需棄屍,便神不知鬼不覺。賓尼則聲稱他雪藏屍體,是為了日後要為瑪芝舉行正式葬禮。看完此片我個人認為,賓尼是一個需要及享受被別人倚靠的人,他喜歡照顧他人。所以他願意照顧瑪芝,但一方面他又無法忍受瑪芝的佔有。在這種矛盾下他忍無可忍地殺了瑪芝。但他的道德規範又無法接受此事,所以一面藏屍掩飾殺人的事實,一面又大做善事去彌補。但真相又是如何,我想連賓尼本人也不知道。

積伯克(Jack Black) 一向予我的感覺是諧星,想不到他一本正經演戲時也不錯。而且他為演好角色,曾前往監獄探望現實中的賓尼。《常在我心間》一代金像影后莎莉麥蓮演瑪芝太太,豪無困難將瑪芝的尖酸刻薄及強烈佔有慾表出來。全片最大缺憾是無高潮起伏不大,但用來消閒倒算不錯。




相反改篇自挪威犯罪小說家約奈斯博同名暢銷小說《獵頭遊戲》,雖然前半段以文戲為主,但後半段的緊湊戲情足以彌補一切。羅傑布朗(雅斯肯尼 飾)是挪威最成功獵頭公司的合伙人,妻子是美艷動人的畫廊負責人戴安娜(仙諾瑪高狄朗 飾),二人於豪華別墅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這個事業愛情兩得意的男人,卻有著嚴重的自卑。不相信妻子對他的感情,為了妻子謊言不斷,縱使入不敷支,也要維持奢華的生活。在嚴重缺錢的情況下,竟然兼職盜偷名畫。一直順利過著這種雙面人的生活,直至魏高斯(尼古拉高斯達華竇 飾)的出現,曾是出色的軍人及擔任電子企業的高層主管,為人風趣幽默,是羅傑客戶要求招聘職位的完美候選人。不過,最令人心動的,莫過於是他手上價值連城的名畫。陷入財困的羅傑,除了安排魏高斯面試外,更計劃如何偷他手上的名畫。但當羅傑成功偷取名畫後,卻是厄運的開始,妻子可能外遇、自己不單背負殺人的罪名、更被人追殺。是誰要置他於死地,妻子、情敵還是兩者聯手,為了報復他偷畫?還是另有內情?



戲名的Heandhunter ,不但指羅傑布朗日間職業,與戲的內容緊緊相扣,不過這要看完戲後才晃然大悟。結局峰迴路轉,出乎意料之外,不過尚可自完其說。特別羅傑,雖然是賊,但並非大奸大惡之徒,只是一時的軟弱與陰差陽錯,走上亡命一途。而羅傑這種人性,在一般人身上隨時可見,令他顯得可憐更多於可憎,亦因此令結局更為接受。電影美中不足是女主角不算太漂亮,所以較難說服觀眾為何男主角會如此神魂顛倒。挪威的電影拍攝手法不俗,很久不見不靠特技如爆炸,卻能營做緊湊的劇力。若非早知這是挪威片,還以為是荷里活出品。不過聞說荷里活已購買版權,不知故事內容會否大為修改?


與《獵頭遊戲》相比港產的《寒戰》便遜色得多。不過看《寒戰》,是因為很久沒有這麼多港產男星在同一部片子中亮相。聞說很多人對此部片子失望,以為會有連場動作場面。而事實上此片的動作場面出乎意料之少,主要是文戲的角力。不過故事內容只能說是水準之上,但不是最出色,我認為《竊聽風雲2》的橋段更精采,更遑論與《獵頭遊戲》相比。


中年的郭富城,比年輕時更有魅力。不過不知為何,我覺得他很似劉德華。林家楝演得也不錯,但不知為何總是星途浮沉,難以大紅大紫。片中男角眾多,可是看著一眾港產男星或女星邁入中年,新生代又沒有誰特別好看(無論樣貌與演技),真是有點唏噓。電影的內容不多說,不過我覺得有矛盾,劫警一事的策劃人既然有這麼強的推理及策劃能力,當廉署介入調查時,不會覺得奇怪嗎而產生警覺嗎?而且策劃行動的理由有點薄弱。但以港產片來說,尚算有新意。兼且可以說向香港的法治精神致意。不過結尾時為續集留下伏線,但續集若以伏線中的理由做主幹,便有點俗套。不過若此片若拍續集,也會入場支持港產片。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神探加賀﹕麒麟之翼》



自從看了電視劇《新參者》,便迷上了加賀恭一郎。一口氣看完了《新參者》及《紅手指》後,便一直等在PSS 上等《麒麟之翼》。結果等了一年多,PPS 上沒有《麒麟之翼》,凡倒是在香港公映,可惜映期只有短短一星期,萬幸趕及在落畫前一天入場觀看。

《麒麟之翼》戲內的時間,是《紅手指》之後一年。在寒冷的夜裏,巡警目擊到有個男子猶如酒醉般跌跌撞撞走到日本橋五街道的起點,這裏設置了長著大翅膀的麒麟像為裝飾,象徵「從這裡振翅高飛」。這名男子盡力在像下放上紙鶴後死去。警方事後證實此名男子為青柳武明,死因是胸口被刀刺中。然而奇怪的是,青柳武明中刀後曾經過警察站,為何他當時沒有向警方求救,反而盡最後一分力步行到麒麟像下?

而在案件發生後不久,有個可疑的年輕男子八島冬樹在逃離現場時候被貨車撞倒,陷入昏迷狀態後死亡。八島的隨身物品中卻發現了青柳武明的錢包和公文包。但是警方發現他和青柳武明有某種關系,於是斷定該可疑男子為犯人,並意欲草草結案。但八島的戀人則表示「他是不會殺人的」。加賀和松宮也參與案件的調查並展開搜索。


以下文字有可能透露劇情,介意者勿看。

曾經看過《新參者》及《紅手指》的朋友,再看《麒麟之翼》,肯定會會心微笑。前兩部片子中部份角色,在這部片子中再次出現,雖然不是主角,卻成為重要的媒介。而人形町內的商舖地標,也在戲中再度亮相。例如祈求順產的水天宮,今次在片內成為另一個線索。但《麒麟之翼》雖包含前兩者的地點人物,但獨立成篇,縱使未曾看過《新參者》及《紅手指》的觀眾,也無礙他們欣賞此片。

《麒麟之翼》與《紅手指》可以說是一個題材,兩種不同的表達。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愛為名所行之事,可以是至惡,也可以是至善。《麒麟之翼》亦同時揭露日本社會其他問題,如長工作時間,令家人關係疏離﹔大公司為追求業績,隱暪工傷﹔日本社會對所謂犯人及其家屬的輿論壓力﹔日本警察面對社會傳媒百姓壓力,但求草草結案,不求真相等等。但加賀始終如一,一但他認為有問題的案件,他都緊追不放,務求水落石出。我想,若他知道香港將這部片子譯作《神探加賀﹕麒麟之翼》,他一定會說,我不是神探,我只是想查出真相。因為加賀的努力,令到欵犯的女友及死者青柳家人,可以在生命路途上,承擔自己的責任,鼓起勇氣繼續走下去。若《紅手指》是深沉的失望,《麒麟之翼》則是失望後的曙光。



《麒麟之翼》電影已上映完畢,可惜中文版小說似乎仍遙遙無期。比《麒麟之翼》遲出版,湯川學系列的最新作品《真夏方程式》,都已經出版中文版了。其實加賀比湯川學更有人性,但不知為何未被一眾讀者垂青。猜測可能電視劇的影響力深遠,福山雅治的靚仔形像太受歡迎(不過我還是喜歡阿部寬),出版社考慮銷路後,所以選擇先出《真夏方程式》?這次過份理性的湯川學,與他不喜歡的小孩子有交集,湯川學的人味兒越來越重了。不過《真夏方程式》重點不在詭計,若喜歡詭計的朋友可能要失望。

論及阿部寬,他的新劇《羅馬浴場》在日本上映了十週,突破50億日元票房(約港幣5000萬)。這部改編自同名漫畫的電影,講述古羅馬建築師阿部寬,穿越時空來到日本,看到日本的泡湯文化後,回到羅馬整頓浴場。阿部宽劇中造型與原著主角相似度甚高,被一眾日本漫畫迷稱讚為「史上最完美選角」。



大家覺得阿部寛與漫畫內的主角是否相似?
最近有點兒迷上由天海祐希、竹野內豐主演的日劇《Boss》。目前逢星期六晚上在無線高清台正播放《Boss 2》。內容是
警視廳成立搜查第一課特別犯罪對策室,由擅於推測犯人心理的天海祐希擔任室長,帶領一眾各部門也不要的手下調案。劇情既有犯情,但也有搞笑。遲些有時間可以會由《Boss 1》再看起。另外韓劇《特殊案件專案組TEN》是描繪負責破案率不足10%的重大犯罪案件的特殊案件專案組的正宗刑偵劇。以「消滅有的未結案件」為出發點,逼真地描繪出與那些妄圖進行宗美犯罪的殺人凶手鬥智鬥勇的特別案件組。這部與《Boss》相似,也是由一個專才的組長,帶領古怪的手下查案,但劇情嚴肅及沉重得多。但劇中的犯罪手法細膩,佈局及破案解釋頭頭是道,嫌且帶出人性的問題,算是正統本格推理。而《Boss》相比之下,犯案及破案的手法雖然自圓其說,但略顯粗糙。可惜我追看了三集《特殊案件專案組TEN》後,因頻道要收費,無法追看下去。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我和秋天有個約會》--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每年香港話劇團皆會有一套重頭戲,而本年的重頭戲便是《我和秋天有個約會》,宣傳重點是「麗花皇宮」台柱四朵金花劉雅麗、羅冠蘭、蘇玉華與馮蔚衡再續廿年情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延續篇。

翻翻資料,原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是1992年首演,至今剛好廿載。二十年前與一眾大學同學買學生票,在演藝學院樓上座位,伸長脖子看四朵金花的演出。因是最便宜的票子,位置自然欠佳,主角只是一個小點,但無損我們看戲的熱情。算起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是我第一套看的話劇。二十年後的今天,座位雖然位置好了,主角面部表情清楚入目,但情懷已異。以前一直覺得廿年,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豈料剎那芳華,彈指即逝。

今次演出中,不少演員皆曾參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潘燦良依然演家豪,周志輝仍是白浪哥,不過與廿年前相比,多了一個大肚腩。四朵金花現今除蘇玉華及劉雅麗外,羅冠蘭及馮蔚衡已鮮少踏台板。劉雅麗經多年浸淫,演技自有所精進。《聖荷西謀殺案》及《香港式離婚》演出不俗。《聖荷西謀殺案》更是少數我看過後,今我發惡夢的話劇,劉雅麗將劇中那令人不寒而慄的惡意帶出來。可惜演技精進,卻失去了姚小蝶初出道時那種清秀味道。最後一幕雖有昔日依稀影子,韻味卻失,更令人唏噓。蘇玉華簡直吃了防腐劑,套用劇中一句說話,依然是一個「容易受傷的歌女」。羅冠蘭演脫線的露露,依然能引起觀眾捧腹大笑。

說回劇本,當年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以六十年代歌壇為背景,穿插著四個歌女的姐妹情、男女間的愛恨糾纏,同時側寫當時社會及歌壇情況。《我和秋天有個約會》則循著相同的軌跡,以現今歌壇為題,諷刺目前歌壇只重包裝,充塞著欠缺實力及風格歌手的現像。主力寫鳳萍之子Danny 成為當紅的創作歌手,對樂壇商業操作看不順眼,對嫁作他人婦的舊情人既愛且恨。同時,交織Danny 和露露與大雞陸之子Bobby的兄弟情誼。






單論劇本,我覺得劇情流於單薄,未能太引起我的共鳴。遠不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有著細膩的姐妹情描寫。至於此劇最大賣點,麗花皇宮四朵金花重聚一幕,其中有點牽強,純屬可有可無,完全為滿足觀眾的希望而加插,縱使刪去此幕,亦無損劇情。惟一收獲,是劇中主題曲《我和秋天有個約會》及另一首《毒咒》(不肯定是否這個名稱),旋律與填詞比目前其他流行曲好聽。另一個發現是原來張敬軒唱歌幾聽,唱現場水準亦不俗,假如演出時不是"咪嘴"的話。

如果大家只是曾經看過《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希望對這個故事有個完結,那麼《我和秋天有個約會》不妨一看。但若抱著此刻水準可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媲美,則難免失望。我看完此劇後,最大希望竟然是想重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電影版。品嚐了一個不完美的仿製品,自然想重吃一個正版。其實與其上演《我和秋天有個約會》,不如由新一代話劇演員,重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可能更好看。不過,1992 年演六十年代為背景的話劇,說的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在2012年演六十年代為背景的話劇,則是說半世紀之事,新一代的觀眾可能欠缺認同。不過經典之為經典,就是無論任何時間欣賞,也能引起觀眾的情緒。至少我會很高興地買票入場欣賞!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深夜食堂》


一早聞說《深夜食堂》最近大紅大紫,不少專欄作家也極力推薦,有口皆碑。但因原著是漫畫,而個人對漫畫興趣平平,所以沒有積極找來看。豈料某個星期日的深夜十一時半(不知是否配平原著的深夜食堂於晚上十二時才營業,所以被無線安排在這個時間播出),在J2 看了一集,結果不能自拔地一口氣在網上追看兩輯共二十集的《深夜食堂》電視版,還要去書店捧回七集漫畫,因為漫畫還在連載中,日後還要持續掏錢買下去,這絕對是我不喜歡漫畫的原因之一,既要"吊癮"等出書,又不知要買到何年何月,若一個不幸如《王家的紋章》(即《尼羅河女兒》)般,由1976年至現今還在連載,30多年連載不斷共五十多集,放棄追下去又不甘心,繼續買下去又是個無底深潭,真是欲哭無淚呢!




一間由深夜十二時至早上七時營業的小食堂,地方小小的,只可以容納十多名食客。張貼出來的菜單雖然只有簡單的兩、三款,實際上只要食客說得出,而老闆又做到的菜式,老闆會照樣為客奉上。由雞蛋三文治至中華冷麵,由拿波里意大利麵到紅香腸皆在書中粉墨登場。不過書內最常出現的是日本家常菜,如奶油燉菜、茶泡飯、可樂餅等等。不過讀者對菜式是否熟悉並不重要。因為故事中食堂的老闆與菜式,只不過是一個媒介。藉著老闆煮出只一道又一道的食物,帶出一至兩個食客的故事。這些故事有溫馨的、有無奈的、有心碎的、也有惹笑的。故事並非說教,或是意欲傳達什麼大道理,只是淡然表達出情感與世情。看完七集漫畫共一百道菜,就是看完了一百個人生故事。難怪在日本此書被稱為治療系,認為可慰滌心靈。



此書的畫風,不能稱得上漂亮,但簡潔明快。不過很佩服作者,一來可以用高深的畫功,將食品仔細畫出。連作者在書內也發牢騷,指畫麵要一根根畫很麻煩。二來竟然可以想出一百道家常小菜及相關的故事。漫畫每本結集大約只有一百五十頁,每本包含十五個故事左右,平均五至十分鐘便看完一個小故事。可能因為故事不長,所《深夜食堂》電視版,每集只有半小時,甚至要在原著的故事中添些枝節,才能成為一集故事。《深夜食堂》第一輯的電視版還好些,與原著相差不大。但第二輯便大幅作出改動,往往將 A 故事的主角,配以故事B的內容,甚至將原本故事的主角職業作出修改。我猜此舉是為了讓故事更有張力或讓觀眾易於接受,但我覺得還是漫畫原著比較好,畢竟世道人情不一定是圓滿的。不過電視版有值得讚好的地方,就是每集完結時,會有兩、三分鐘教授如何煮調那集中出現的菜式,可以說是一個速成烹飪班,看完後令我也蠢蠢欲動,想按著教導方法弄一、兩個小菜。



在小區中偏安一隅的小食堂,相信只有在台灣或日本,還保有大量由私人擁有的店舖,才能實現。在香港,店舖不是由地產公司擁有,根本不屑出租給藉藉無名的食肆,便是私人業主要求高昂租金,令食肆東主追求最大的利潤化。一間在香港的食肆如《深夜食堂》般,每天只營業八小時,即可達到收支平衡,相信該位食肆東主的掌控成本及廚藝,一定已達到宗師級。

我想每個人心中總會有一、兩道菜式,與特別回憶相連。那道菜可能勾起家的味道、可能是失戀的回憶。對我來說,若長時間離港,回港最想做的,便是喝一杯香濃的港式奶菜。如果《深夜食堂》有香港版,不知哪些食物會登場呢?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大誘拐》



在心理學中,當被綁架的人質對綁匪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但當綁匪對人質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人質,又可以稱為什麼?我想其實可以稱為"彩虹童子症候群"!因為在《大誘拐》中,便是產生後者的情況。自稱為"彩虹童子"的三個綁匪,原本打算擄走柳川家的當家柳川敏子,收取三千萬贖款後便金盆洗手,遠走高飛。豈料綁架過程中困難重重,好不容易成功擄走人質,但一舉一動竟被人質敏子看透,更指出其中破綻。純真的綁匪竟向人質求助,不知不覺原本單純的綁架行動變質,成為一件轟動全日本及世界的行動。柳川敏子為何要指揮綁匪向自己家人索取一百億贖金?綁匪為何又會對人質言聽計重?我不欲在此透露情節,壞了大家的興緻,對此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圖書館借來看看。

《大誘拐》作者天藤真的名字,對不少朋友來說,顯得甚為陌生。原因之一,他的作品不多,只有七部長篇及七部短篇集,而中文譯本除了是次介紹的《大誘拐》外,好似只有一本《嫌疑犯》,不過後者不知是哪年出版的書籍,目前圖書館並無館藏,不知是否有書友曾經看過。而另一個天藤真名不經傳的原因是, 這位原名遠藤晉的作家,生於於1915年,殁於1983年,屍骨早寒。若非近年獨步文化,在 2010年再版《大誘拐》,只怕中文讀者早將這位作者淡忘。

翻查網上書店金石堂的記錄,《大誘拐》曾在1987由希代出版社及1999年由台英出版社出版。而我第一次看《大誘拐》是1999年的台英版。而《大誘拐》三次出版後,在書店的分類頗有趣,希代的版本,被歸類為日本現代文學,而台英及獨步則將此書劃分為日本推理小說。此書能否被界定為推理小說,頗基於推理小說的定義。若果推理小說的構成,是必需要有一個謎題(是否有人死亡並不重要),讀者則從書內的線索,去推理及破解謎題的話,那麼《大誘拐》則不入推理小說的範疇。但讀者若認為,柳川敏子進行綁架的背後真正原因及如何在全日本的注目下,拿取一百億的贖金也是一個謎團,則這本書可以算是推理小說。

但其實無論《大誘拐》是否推理小說,都無損此書的可讀性。這本於1979年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的作品,雖然 以1979年為背景,但於2012年再看,依然趣味十足,不會顯得過氣。而《謎詭--日本推理情報誌》的創刊號中,此書更是重度推理迷推薦的60本推理佳作之一。我相信無論是否推理迷,也會在看此書中找到樂趣。



《大誘拐》,天藤真,獨步文化,2010年初版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型男大叔的養狗日記》


最近不少書籍,是由網誌開始,然後出版成實體書,《型男大叔的養狗日記》便是循著這條路徑,成為一本實體書,出現在我的面前。

其實《型男大叔的養狗日記》網誌,我之前曾偶然在大叔的部落格拜讀原文,但實在沒有耐性一篇篇文章細看,只是怱怱看了兩、三篇文章便離開。縱使只讀了數篇文章,但大叔疼愛狗兒的心情與幽默的文筆,已在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像。今次偶然在公共圖書館相遇,自然要借回家好好細閱。

昔有孟母為子三遷,大叔則為了家中三隻拉布拉多,不惜搬到墳場旁,為的這間房子有游泳池,可以其中一隻狗兒游泳,希望利用水療方法配合藥物,令小狗不用開刀也可以治癒狗兒的髋關節嚴重病變。既然有泳池,每個月從水塔抽取乾淨的地下水來循環,加上消毒費,每個月要花費二千多港元是跑不掉,但最難的是,如何令狗兒肯主動下池游水!大叔曾採用土法,左右手一抱,將兩隻狗投入水中,期望自此肯乖乖跳下池。結果第二次再用這個方法時,狗兒誓死反抗。最後大叔只有用苦肉計---扮在池中遇溺,沉在池底,寄望小狗會護主心切,下水拯救主人。(這招對我家仔仔一定沒有用,牠只會繼續在池邊自顧自睡覺)。皇天不負有心人,兩隻小狗兒為救主人不惜跳下水。而患病的狗兒,經過三個月的水療後,慢慢也好起來。




如果曾看過有線的《金牌馴狗師》,應該見過主角西薩如何腳上穿著直排輪被狗拉著走,羡煞旁人。大叔更勝一籌,腳穿直排輪,手拉四酷狗,一直S型滑下坡。帥呆的背後,可是大叔長期早上五點半,在沒有車輛的道上苦練,才抓到竅門。大叔甚至可以訓練四隻狗兒拉他女兒的嬰兒車、打足球與籃球,不過與拉布拉多打藍球的成本很昂貴,牠們興奮起來,不小心將利牙刺進球內,一個好端端的足球便報銷了。其實大叔不是虐狗,大型狗隻本來就需要大量的活動消耗體力。長期被關在室內的大型犬,只會將多餘的精力,轉化為破壞力,大肆破壞室內傢俬。況且這些訓練少點耐性與心機不可。

大叔在書內,其實與讀者分享了不少養狗的心得,例如狗兒與小孩相處之道、狗兒們的社交等等。大叔在書內為狗兒不能進入公園而為狗兒呼冤。其實狗兒生活在台灣,已經比香港好,至少狗兒在台北可以乘捷運與貓空覽車、有機會可以上山下海玩耍。在香港狗兒的遭遇
更慘呢。

雖然大叔不是有很豐富養狗兒的經驗,但從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大叔對狗兒的疼愛。若看多了香港狗主的經驗之談,不妨看看台灣狗主的經驗分享。

《型男大叔的養狗日記》,黃敏次,雅書堂,2008年11月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抽紗繡之二



在時繡時停的情況下,終於完成第二個抽紗繡。
因為上完堂後擱下很久,才繼續完成,
結果忘記了針法,在拆完又繡,繡完又拆後,
才找回正確針步。不過,作品鬆緊不一的問題,
依然存在。


這個是未從繡布上剪下來的情況。

其實抽紗繡是很有趣的玩意,但很花時間。
若與西洋刺繡、十字繡相比,個人認為,
抽紗繡最花時間與心機、西洋刺繡次之、十字繡最簡單。

雖然沒有時間做抽紗繡,但忍不住買了這本書。
因為書內的作品實在太漂亮!




但作品漂亮情度與繁複度及時間是成正比。
很難估計自己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製作出如書本中如斯美麗的作品。

還是先從簡單入手,完成這個在 Sew and So 買的抽紗繡套件。
我很喜歡這個圖案及顏色,希望完成後可以放在客廳。
不過,最近忙得沒有時間拿起繡針,又是一個不知何時才能完成的作品。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三代婦女傳奇﹕何家女子》



各位看倌請勿誤會,這兒所指的何家女子,並非何鴻燊四房各位千金。而是何東的母親、妻子與女兒們。之前在《香港大老﹕何東》一書中,鄭宏泰、黃紹倫已經寫過,何東身為混血兒,如何在當時香港社會中,不為華人及西方人接納,如何掙扎求存,甚至成為香港首富。那麼既身為女子,同時兼為混血兒的何家女兒的生活又如何?是活得比其他人隨心所欲,還是深受社會家庭的壓制?

施氏

《何家女子》中第一位講述是何東的母親 -- 施氏。其實有關施氏的資料不多,作者只是靠何東等後輩的一麟半爪去推測出大約生平。估計施氏出生小康之家,因家道中落,被賣至香港。施氏在與英國人何士文一起,生下何東前,已育有一女。而何東日後的起家,亦肇因於其姐以妾侍身份嫁給渣甸洋行買辦蔡星南,日後才有機會加入洋行接替其姐夫買辦一職。施氏一生育有九名子女,在何仕文回國後,又曾嫁人為妾,生下三名子女。作者讚賞施氏能在昔日歧視與洋人發生親密關係的時代,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而且重視兒子的教育,堅持在兒子在皇仁讀書,為他們日後打下基礎。甚至將一眾子女,全部以何為姓,加強家族的凝聚力力及向心力。其施氏的堅毅,我沒有異議。但對作者估計施氏將所有子女以何為姓的原因,不敢苟同。我猜可能施氏身為涉外婚婦,已飽受歧視,不想子女因父姓相異,而受更多白眼與嘲笑。

麥秀英

何東加入查甸洋行備受重用,除姐夫曾是洋行的買辦外,另一原因是其妻麥秀英父親是渣甸的職員,在洋行中頗大影響力。麥秀英與何東青梅竹馬,與何東成親於貧時,可以說是何東糟糠之妻。何惜麥氏無法生育,緃使麥氏身為混血兒,亦要屈從社會及家庭的壓力,容許夫婿納妾,甚至為夫聘自己的表妹張靜蓉為平妻。

張靜蓉與何東及麥秀英一樣是混血兒,但她自小紮腳,甚至篤信佛教,比一個中國女子更傳統。張靜蓉其實並非自願嫁給何東,是其母暪著女兒許婚。張靜蓉在完成過大禮後才得悉真相,氣得幾欲自尋短見‧張靜蓉最後無奈地嫁予何東,為何東誕下三子七女。但從文章中顯示,雖兒女各自成材,但與表姐共待一夫,始終生活中有一定不如意。一子早夭,另一子何世禮交由麥秀英在另一居所撫養。緃使婚姻生活不算愉快,麥秀英與張靜蓉亦做好賢事的責任,麥秀英主要負責與西方各界人士的接待,張靜蓉則主要負責中國方面。何東在香港與華洋各界人士交好,他兩位妻子功不可沒。

何東雖然傳統地重男輕女,死後的遺產似乎女兒們並沒有繼承太多。但何東與張靜蓉非常重視子女們的教育,除了聘請前清秀才教授子女傳統中國文化外,更安排子女入學就讀,務求中西並重。當時何東雖聲名顯赫,甚至成為首位入住山頂的華人。但其混血兒身份仍受洋人歧視,其子女被山頂學校拒絕收錄,稱接納混血兒入讀,會令學校無法取得成功(School will not be successful if admission is granted)。結果張氏子女,要遠走九龍的拔萃女校就讀。在現今交通發達的香港,跨區上學也不是輕鬆之事,何況1906年代的香港。當時何家千金們,要先坐轎或步行到纜車站,乘纜車到中環,再步行或坐轎到中環天星碼乘渡海小輪到尖沙咀,再由尖沙咀碼頭乘私家車到拔萃女書院。單是看的已感到累,何況要每天返學。

張靜蓉

張氏七女,按年齡順序為何錦姿、何慧姿、何嫻姿、何崎姿(艾齡)、何文姿、何堯姿及何孝姿,在何東夫婦栽培下,除何慧姿因智障外,亦各自有精采的人生。

張氏的女兒,有的在父母主導下,分別嫁給其他混血兒,如何慧姿及何純姿。長女何錦姿畢業後,原打算往美國升學,但其後在何東要求下,成為其私人會計、秘書兼顧問,最後被何東安排嫁予羅文錦,其子為羅德丞。期後何純姿亦被安排嫁給羅文錦的弟弟。

有的爭取自由戀愛,緃使不受父母祝福,亦要與心上人結合。如何文姿在大學修讀時,與比她年長十二年的講師B.吉延士相戀,結果被母親命令一是休學結婚,一是與戀人分手。何文姿一於戀愛大過天,選擇與情人結為連理,婚事不獲母親認同。B.吉延士後在日本佔港時,被囚於集中營,後被押往日本途中病逝。何文姿後與子女移民澳洲。何孝姿十八歲時,與原先其姐何綺華相戀訂婚,期後被女方主動提出分手的男友楊國璋結婚,令張氏甚為難堪。兩名女兒不為母親接納的婚事,直到外孫的出世,方被張氏原諒。而楊國璋後來更成為醫務衛生署署長,丈夫退休後,何孝姿跟隨夫婿與家人移居英國,目前(截至2010年)為何東子惟一仍在世的子女。

何艾齡與丈夫鄭湘先合照,其夫為林則徐玄外孫

亦有女兒致力於學業,如何艾齡成為港大第二名女畢業生,亦是香港首名土生土長的女大學生。何綺華則為港大醫學院第二名女醫科生。這兩名姐妹在港大畢業後,更雙雙赴英留學。
何艾齡攻讀完教育博士學位後,在南京的民國政府教育部任職。人到中年才結婚的何艾齡,結婚不久即遇上日本侵華,丈夫不幸去世,必須獨力撫養女兒。戰爭結束後曾返回夫家祖家北京居住,後來回港擔任學校督學。從政府退休後加入力中學及附屬小學首校長,憑其才能令該校成為優質學校。在學校退休後,何艾齡隨女兒女婿移居美國。

一直獨身的何綺華,在英國婦產科畢業後回港,在港大從事研究及兼任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何綺華轉赴前線,加入紅十字會救急扶危,在空襲警告下為病人施手術。回港後私人執業,退休後移民美國。

張氏眾女中,最可憐是何慧姿。本身為智障人士,成年後被父母安排出嫁,原本寄望其夫婿可以照料她。豈料人算不如天算,婚後不久即喪夫。被接回娘家由專人照顧,及後因病情嚴重,被送入精神病院。自始在院內生活,間中親人才前往探望,至七十五歲病重離世為止。

全賴何東與張氏開明的教育,何家女子各自活出自己的天空。但我最欣賞的是,張氏教導女兒要節儉,因為她們雖出生富裕之家,但將來所嫁之夫婿,未必如父親般富有。相比現在的富家千金,擺明男家不富貴不打緊,我女家夠富貴便成,張氏的教導顯得踏實。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亡者的歌舞之殿》、《時間之賊》與《死亡祭儀》



會買《時間之賊》來看,是因為書封的文介,推介這本書是美國版的《盜墓筆記》。如果你期望會如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般,有很多盜墓情節,你肯定會失望(題外話,《盜墓筆記》真是越看越叫人失望,一大堆沒有破解的謎團。在應完結的地方又不完結,情節不停地拖拖拉拉。若非朋友借給我看,我一定不會買來看!)。但緃使沒有中國盜墓的情節,《時間之賊》也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

歐美的推理小說我比較少看,看書內簡介,才知道作者東尼.席勒曼一個人奪取了愛倫.坡、阿加莎和安東尼三個推理作家終身成就獎,被譽為"印第安世界的推理大師"。他創造以印第安警探為主角的小說,共有十八部,內容除推理外,更揉合印第安不同種族的神話傳說、民族傳統,甚至印第安人與白人的社會矛盾於故事內。《時間之賊》與《亡者的歌舞之殿》,更雙雙入選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的百部經典推理小說之列。

《時間之賊》便是由一個考古博士的失蹤、警區附近發生盜竊案、古墓附近慘死的盜墓賊等等,故事由這數起看似毫無關係的事件,最後糾結成一案。我們對印第安人的印象,以為每個印第安人也有著差不多的信仰,殊不知原來印第安人各自有不同的民族,各自的信仰也有所不同。在《時間之賊》書內這種差異還不明顯,在《亡者的歌舞之殿》便大大彰顯出來。



《亡者的歌舞之殿》只是作者第二本小說,卻為他拿到愛倫坡年度最佳小說獎。書以保留區內祖尼族的男孩死亡拉開序幕,男孩的納瓦荷族好友喬治自祖尼族男孩死後便失踪,更聲稱要前往祖尼族的死者亡靈殿尋求卡欽那贖罪。兩個小孩竟究闖了什麼滔天大禍,導致死神降臨?納瓦荷警察利風,便要逐一細尋真相。書內包括白人、祖尼人及納瓦荷人文化、夢想及生命價值看法,每個人為求達成自己的夢想,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書內以納瓦荷人及祖尼人的神話為主題。原來對納瓦荷人來說,他們對祖尼人神話的了解,猶如美國人對日本人神話一樣了解。不同種族的差異可以說是天與地般遠。

原住民納瓦荷對死亡很悲觀,認為人死了幸運便是無知無覺,不幸便會變成噙敵,在黑暗中度過千百萬年,散播疾病和邪惡。死了人的屋,要被密封及被棄置,成為禁地。曾接觸死者的人要做儀式潔淨,以免招惹噙敵。相反,祖尼人對死亡便樂觀得多。祖尼人相傳遠古時代,他們遠祖遷徙渡河時,有些小孩被水沖走,他們變成水生動物如青蛙、蛇等往下游游去,最終到達一座湖幻化成卡欽那,這座湖便是歌舞之殿。祖尼人認為死去的祖先每年會定期回來探望在生的族人,凡人死後,會自行尋路往歌舞之殿,在那兒死人每天只會盡情跳舞。而卡欽那每年都會回到村裏,帶來雨水、作物,和人一起舞蹈。這便是祖尼人每年的重大慶典,在慶典上祖尼人會選出族人,戴上神聖的卡欽那面具扮演或讓靈體降附其上,這些面具平時則由祖尼人各家族保管。在不同信仰下成長的小孩,為何堅持要去尋找異族的死亡聖地?是否與他朋友之死相關?男主角便一層層地追查下去。

看完《時間之賊》與《亡者的歌舞之殿》,好像快速上了一課印第安文化。不過,兩本書的結局很哀傷與無奈,但保留著印第安風格。書內的正義,是以祖尼人的方式去實現。或許誠如主角利風所言,古老的法律重要性超過白人刑法,畢竟古老法律的遠比白人刑法存在得更久遠。



若對非主流的推理小說有興趣,可以看看由冰島作家伊莎.西格朵蒂執筆的《死亡祭儀》。在冰島大學修讀冰島獵巫史的研究生哈洛德慘死,其家人不滿警方報告另聘請他人調查。調查途中,發現以哈洛德為主的魔法社團,其中涉及古老文件、神秘的黑魔法、冰島史上的酷刑,甚至西方血腥的獵巫史。書內將冰島的神秘展現於讀者眼前。看完這本書後,我一直期望有機會繼續讀到此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可惜至中文版至今似乎未有出版的打算。未知是否因為像我這種變態,對神秘儀式、符號感興趣的讀者不多,所以銷量不佳,帶累第二部沒有機會出版?


1.《時間之賊》,東尼.席勒曼(Tony Hillerman),新星出版社,北京,2011年1月第一版

2. 《亡者的歌舞之殿》,東尼.席勒曼(Tony Hillerman),臉譜,台北,2002年6月

3. 《死亡祭儀》,伊莎.西格朵蒂,時報出版,2009年7月。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北村薰日常推理之《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



以前看西澤保彥的《解體諸因》導讀時,作者介紹北村薰的作品也屬於日常推理。但在香港,甚少見到有北村薰的作品,曾經2010年曾見過有《六之宮公主》,但看書背簡介時,有點弄不清書本內容,所以沒有購買。去年2011年在書店見到有北村薰的《朝霧》。此書封面標註著此書是《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最終話,有點擔心沒有看過系列其他作品,便跳看此書會否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但見書的價格不貴,打折後才七十元,加上是中短篇作品,心想看不明白應該有限度。猶豫再三,還是買下來。看完後感覺?我第一時間去公共圖書館網站,預約此系列其他四本書,將整個系列由頭到尾讀一次。



《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共有五部,按次序為《空中飛馬》、《夜蟬》、《秋花》、《六之宮公主》及《朝霧》。內的主角「我」,是大學修讀文學,喜歡落語(近似中國的相聲,但只由一個人演出,講述滑稽的故事)。偶然的機會下,認識自己喜歡的落語家春櫻亭圓紫,並一起解決了困擾大學教授十多年的謎題,自此結為忘年之交。這對解謎拍檔的合作方式,多半是由「我」發現謎題,獨自發掘謎題更多背景後,若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便會找春櫻亭圓紫。這位落語大師聽完「我」講解後,總是輕易便點出謎題的真相或關鍵,再經「我」的思考下便得悉真相。其實櫻亭圓紫在另一面來說,可以說是位安樂椅偵探。除《秋花》、《六之宮公主》是長篇小說外,其他皆是中短篇作品。故事的謎題非常簡單,如為何數個女生,不停在紅茶店內一面喝茶,一面不停加入砂糖?幼稚園的木馬,為何會半夜失蹤,但白天又自動回到幼稚園?書店內的書,為何屢次被倒放?與朋友外宿旅行玩棋,其中一隻棋子不見了,卻又在冰箱內出現,謎題看似解決,但朋友竟在睡前向我說對不起,翌日朋友卻又否認說過,原因何在?這些謎題看似平平無奇,但作者在謎題背後想表達的主題卻很深刻,有男女間情感鬥爭、人性的貪婪、姐妹間的爭寵等等。
雖名為系列,其實若不依次序閱讀,也不會影響故事內容。但若順序由系列第一本《空中飛馬》讀到《朝霧》又會有另一番樂趣。何解?因為書內的主角「我」在第一本《空中飛馬》登場時,只是大學一年級,《夜蟬》是二年級、《秋花》是三年級生、《六之宮公主》是四年級生,而《朝霧》則是畢業後正式工作。由第一本書開始往下看,便看到主角及配角如何成長。主角由單純的少女慢慢成熟、主角的姐姐在系列中如何在情感中受傷,到結婚生女等。而一些在系列中曾經出場的配角或事,在系列後期會再次出場或成為其他故事中一言半語。所以若能由第一本書看起,當再看到他們的出現,讀者有會心微笑或「啊!這個人/事是之前那本書那個故事」的興奮感。《春櫻亭圓紫與我》另一個特色,是書內引用不少中西書籍,日本的經典如《源氏物語》、傳統落語故事固然不會少,唐詩也曾登場。據書末解說的文章指出,北村薰甚至有引用F.柯佩的《獅子爪》、巴爾札克的《貝特表妹》、泉鏡花的《天守物語》、《外科室》、里拉登的《殘酷物語》、《梁塵袐抄》、梭羅古勃的《小惡魔》等等。這個系列濃厚的文學味道,在《六之宮公主》一書中,表露無遺。
《六之宮公主》其實是芥川龍之介一篇作品,也是書內主角「我」的大四畢業論文。「我」因為偶然得知芥川龍之介稱此部作品是傳接球,因而翻查與芥川同時期的作家作品、雜誌,研究芥川與他們的關係、對文學的態度等等,最終破解芥川為何稱《六之宮公主》是傳接球的原因。若讀者對日本大正時間(1913-1926)的日本文學不熟悉的話,看這本《六之宮公主》會很辛苦。書內提及的那一大堆日本作家,我只知道芥川龍之介及菊池寬兩個名字而已,其他全是有看無懂,整本書我自己也只是跳著看。不過我很佩服北村薰的毅力寫出《六之宮公主》,因為內裏涉汲不少文學資料,我想這本書其實是北村薰的個人論文。不過,我更佩服日本出版社有勇氣出這本書,只能說日本讀者的質素及修養很高,否則很難暸解書的內容。若香港現在出一個論述五四運動作家的書,相信會買的人寥寥可數。


看完《六之宮公主》這本文學推理後,令我再次重看約瑟芬.鐵伊的《時間的女兒》及派翠西亞.康薇爾的《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兩本書。這兩本書的共同點,皆是尋找歷史上兇案的真正兇手。



約瑟芬.鐵伊與阿嘉莎.克莉絲蒂及桃樂絲.榭爾絲並稱為「英國推理三女傑」。三女傑中,阿嘉莎.克莉絲蒂及桃樂絲.榭爾絲兩位大量創作,而約瑟芬.鐵伊一生只著有八本作品,她作品雖少,但她的《時間的女兒》,被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稱為世上最佳推理小說。《時間的女兒》篇幅不長,中譯本只有短短227頁。故事以因傷卧床休養的警長葛蘭特,他的嗜好是研究人的面,他認為人的面相可分為犯人與非犯人兩種。他在養病期間百無聊賴期間,偶然得到英國國理查三世的畫像。認為此人的樣貌不像是犯人,卻被世人指稱他殺害兩個年幼侄子,以奪取王位(有關理查三世生平,可按此參閱)。於是葛特蘭努力找出當年歷史真相﹕理查三世是否真的殺害侄子?約瑟芬這本歷史推理手法如撰寫論文無異,首先找出傳說最先由誰傳出、與理查同時代的人有否聽過這個傳言、同時代的人對理查繼承王位的看法等等,一步一步抽絲剝繭,還原真相。其實作者在書內已指出,一些歷史事件經渲染後,後人往往只記得誇大後的故事,與真相相距甚遠,亦再沒有人會尋找真相,於是部份歷史人物,只能蒙上不白之冤。此書與《六之宮公主》相比,更輕鬆易讀。


派翠西亞.康薇爾是美國推理作家,曾從事社會新聞記者及法醫紀錄員,以女法醫史卡佩塔為主角,出版一系列小說大受歡迎。我曾經有一段時間追看女法醫史卡佩塔的書,但後來忍受不了書內的沉鬱冷硬的氣氛而放棄,不過《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是一本幾有趣的書。開膛手傑克在1888年,於倫敦殘殺了至少五名妓女,剖開她們的身體取走器官,事後更寫信給警方挑釁,但始終成功逃離法網(有關開膛手傑克資料,可按此參閱),令這五宗案件成為懸案。百多年來,眾人對誰是殺手一直眾說紛紜。康薇爾在《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中,利用現今科技,去找出這件百年前的連環兇案真兇。康薇爾認為華特.席格才是真兇。其中主要理據是開膛手寄給警方的信件中,驗出有席格的基因。除此之外,康薇爾旁以大量例子去佐證,作法嚴謹,例如由席格的童年、疾病去推論席格如何變成心理異常﹔他的畫作與兇案現場及死者如何類似等等。不過康薇爾始終只能以遺留下來的歷史檔案去進行推論,而當是的文件又有不少遺佚或受當時辦案手法而沒有確實保留下來。不過,將此書當作參看1888年的倫敦辦案手法與現今美國手法比較,也是一種樂趣。雖然真相是時間的女兒,可是有些事件縱使隨著時間流逝,始終只能沉沒在歷史的洪流中,成為一個永恒的謎團。

1. 北村薰,《空中飛馬》,獨步文化,2008年6月

2. 北村薰,《夜蟬》,獨步文化,2009年1月

3. 北村薰,《秋花》,獨步文化,2009年9月

4. 北村薰,《六之宮公主》,獨步文化,2010年10月

5. 北村薰,《朝霧》,獨步文化,2011年6月

6. 派翠西亞.康薇爾,《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臉譜,2010年8月

7. 約瑟芬.鐵伊,《時間的女兒》,臉譜,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