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三代婦女傳奇﹕何家女子》



各位看倌請勿誤會,這兒所指的何家女子,並非何鴻燊四房各位千金。而是何東的母親、妻子與女兒們。之前在《香港大老﹕何東》一書中,鄭宏泰、黃紹倫已經寫過,何東身為混血兒,如何在當時香港社會中,不為華人及西方人接納,如何掙扎求存,甚至成為香港首富。那麼既身為女子,同時兼為混血兒的何家女兒的生活又如何?是活得比其他人隨心所欲,還是深受社會家庭的壓制?

施氏

《何家女子》中第一位講述是何東的母親 -- 施氏。其實有關施氏的資料不多,作者只是靠何東等後輩的一麟半爪去推測出大約生平。估計施氏出生小康之家,因家道中落,被賣至香港。施氏在與英國人何士文一起,生下何東前,已育有一女。而何東日後的起家,亦肇因於其姐以妾侍身份嫁給渣甸洋行買辦蔡星南,日後才有機會加入洋行接替其姐夫買辦一職。施氏一生育有九名子女,在何仕文回國後,又曾嫁人為妾,生下三名子女。作者讚賞施氏能在昔日歧視與洋人發生親密關係的時代,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而且重視兒子的教育,堅持在兒子在皇仁讀書,為他們日後打下基礎。甚至將一眾子女,全部以何為姓,加強家族的凝聚力力及向心力。其施氏的堅毅,我沒有異議。但對作者估計施氏將所有子女以何為姓的原因,不敢苟同。我猜可能施氏身為涉外婚婦,已飽受歧視,不想子女因父姓相異,而受更多白眼與嘲笑。

麥秀英

何東加入查甸洋行備受重用,除姐夫曾是洋行的買辦外,另一原因是其妻麥秀英父親是渣甸的職員,在洋行中頗大影響力。麥秀英與何東青梅竹馬,與何東成親於貧時,可以說是何東糟糠之妻。何惜麥氏無法生育,緃使麥氏身為混血兒,亦要屈從社會及家庭的壓力,容許夫婿納妾,甚至為夫聘自己的表妹張靜蓉為平妻。

張靜蓉與何東及麥秀英一樣是混血兒,但她自小紮腳,甚至篤信佛教,比一個中國女子更傳統。張靜蓉其實並非自願嫁給何東,是其母暪著女兒許婚。張靜蓉在完成過大禮後才得悉真相,氣得幾欲自尋短見‧張靜蓉最後無奈地嫁予何東,為何東誕下三子七女。但從文章中顯示,雖兒女各自成材,但與表姐共待一夫,始終生活中有一定不如意。一子早夭,另一子何世禮交由麥秀英在另一居所撫養。緃使婚姻生活不算愉快,麥秀英與張靜蓉亦做好賢事的責任,麥秀英主要負責與西方各界人士的接待,張靜蓉則主要負責中國方面。何東在香港與華洋各界人士交好,他兩位妻子功不可沒。

何東雖然傳統地重男輕女,死後的遺產似乎女兒們並沒有繼承太多。但何東與張靜蓉非常重視子女們的教育,除了聘請前清秀才教授子女傳統中國文化外,更安排子女入學就讀,務求中西並重。當時何東雖聲名顯赫,甚至成為首位入住山頂的華人。但其混血兒身份仍受洋人歧視,其子女被山頂學校拒絕收錄,稱接納混血兒入讀,會令學校無法取得成功(School will not be successful if admission is granted)。結果張氏子女,要遠走九龍的拔萃女校就讀。在現今交通發達的香港,跨區上學也不是輕鬆之事,何況1906年代的香港。當時何家千金們,要先坐轎或步行到纜車站,乘纜車到中環,再步行或坐轎到中環天星碼乘渡海小輪到尖沙咀,再由尖沙咀碼頭乘私家車到拔萃女書院。單是看的已感到累,何況要每天返學。

張靜蓉

張氏七女,按年齡順序為何錦姿、何慧姿、何嫻姿、何崎姿(艾齡)、何文姿、何堯姿及何孝姿,在何東夫婦栽培下,除何慧姿因智障外,亦各自有精采的人生。

張氏的女兒,有的在父母主導下,分別嫁給其他混血兒,如何慧姿及何純姿。長女何錦姿畢業後,原打算往美國升學,但其後在何東要求下,成為其私人會計、秘書兼顧問,最後被何東安排嫁予羅文錦,其子為羅德丞。期後何純姿亦被安排嫁給羅文錦的弟弟。

有的爭取自由戀愛,緃使不受父母祝福,亦要與心上人結合。如何文姿在大學修讀時,與比她年長十二年的講師B.吉延士相戀,結果被母親命令一是休學結婚,一是與戀人分手。何文姿一於戀愛大過天,選擇與情人結為連理,婚事不獲母親認同。B.吉延士後在日本佔港時,被囚於集中營,後被押往日本途中病逝。何文姿後與子女移民澳洲。何孝姿十八歲時,與原先其姐何綺華相戀訂婚,期後被女方主動提出分手的男友楊國璋結婚,令張氏甚為難堪。兩名女兒不為母親接納的婚事,直到外孫的出世,方被張氏原諒。而楊國璋後來更成為醫務衛生署署長,丈夫退休後,何孝姿跟隨夫婿與家人移居英國,目前(截至2010年)為何東子惟一仍在世的子女。

何艾齡與丈夫鄭湘先合照,其夫為林則徐玄外孫

亦有女兒致力於學業,如何艾齡成為港大第二名女畢業生,亦是香港首名土生土長的女大學生。何綺華則為港大醫學院第二名女醫科生。這兩名姐妹在港大畢業後,更雙雙赴英留學。
何艾齡攻讀完教育博士學位後,在南京的民國政府教育部任職。人到中年才結婚的何艾齡,結婚不久即遇上日本侵華,丈夫不幸去世,必須獨力撫養女兒。戰爭結束後曾返回夫家祖家北京居住,後來回港擔任學校督學。從政府退休後加入力中學及附屬小學首校長,憑其才能令該校成為優質學校。在學校退休後,何艾齡隨女兒女婿移居美國。

一直獨身的何綺華,在英國婦產科畢業後回港,在港大從事研究及兼任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何綺華轉赴前線,加入紅十字會救急扶危,在空襲警告下為病人施手術。回港後私人執業,退休後移民美國。

張氏眾女中,最可憐是何慧姿。本身為智障人士,成年後被父母安排出嫁,原本寄望其夫婿可以照料她。豈料人算不如天算,婚後不久即喪夫。被接回娘家由專人照顧,及後因病情嚴重,被送入精神病院。自始在院內生活,間中親人才前往探望,至七十五歲病重離世為止。

全賴何東與張氏開明的教育,何家女子各自活出自己的天空。但我最欣賞的是,張氏教導女兒要節儉,因為她們雖出生富裕之家,但將來所嫁之夫婿,未必如父親般富有。相比現在的富家千金,擺明男家不富貴不打緊,我女家夠富貴便成,張氏的教導顯得踏實。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