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竊聽風雲2》、《作死不離三兄弟》與《賽德克.巴萊》


2011年看的電影比較,雖然上述三套電影上映時間不一,但卻是近期看完後比較有感覺的電影。以下的內容,可能會觸及電影結局,若介意者,敬請勿看。

《竊聽風雲2》




一部電影拍得好,出了續集,自然會比較有興趣觀看,何況還有三大型男坐鎮!我這個好色之徒,當然不會錯過。通常續集都會比上集遜色,但《竊聽風雲2》尚能維持水準。其實《竊聽風雲2》與《竊聽風雲》的故事,是完全沒有關係。兩套電影,共同點只有竊聽及男主角、編劇、導演而已。所以不曾看過第一集,只看第二集是完全沒有問題。

一直很喜歡劉青雲,由《新紥師兄》的"Fit 佬"開始(完全暴露自己的年紀),已經有少少鐘意他。有外型、有演技,偏偏就無法大紅大紫。當年看著他香港金像帝影帝,我絕對是在電視前喝采支持的其中一個!古天樂是近年港產型男中,我可以入眼的一個(另一個是馬國明。林峰不算,我對奶油小生無興趣),古天樂是少數拍笑片又得,拍嚴肅片又得的男星。劉青雲都有這種能力,他和吳倩蓮合演的《呆佬拜壽》,我看一次笑一次。吳彥祖雖然演技不差,但好像總是欠了一點東西。他給我印像深刻的作品,並非《新紥師妹》,反而是2001年的《知法犯法》。這套戲的故事幾特別,吳彥祖做一個墮落的卧底。



看完《竊聽風雲2》,真是很有衝動重看無線的《大時代》。個人認為《竊聽風雲2》可以算是《大時代》的電影版。兩套作品部份背後的精神是一致,如股票市場的變幻無常、黑幕重重、人被權力與金幣腐化等等。《大時代》的「股票必勝法」完全可以套用在《竊聽風雲2》(以下轉載自維基大百科)﹕

股市原意,乃讓集資搜資有其地,社會向榮,人皆有賺,
惜人性貪婪,耗盡心思,巧取豪奪,樂土成煉獄,血雨腥風,殺戳不息,
無數人蕩產傾家輸性命,勝者則喪良知人格,
余於股壇數十載,未嘗見一真正鸁者,
智者應知此乃一處永無贏家之戰場,
取勝唯一法……「及早離去」四字而矣!



當然,兩者之間仍有一定的差異。《竊聽風雲2》比較著重大商家如何造市,欺壓小商家及大眾市民。劉青雲在片中的證券商,便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金盤洗手也不能。他概歎一句(大意)﹕以前他窮,但生活在香港中還有機會,但現在連機會也沒有。相信引起不少人有共鳴。三位主角雖然吸引,但相信有看其他人的評論的網友,都知道此片最注目,反而是一眾老角,特別是曾江,將那種笑面虎的老奸巨滑,發揮得淋漓盡至。自己就幾欣賞在片中一出場便不斷講粗口的江毅。曾經觀看江毅在話劇《天下第一樓》中演的口齒伶俐的堂頭常貴,其中一幕他一口氣說了四、五分鐘台辭,贏得滿堂喝采,真是薑越老越辣!

至於劇情方面,我自己較為喜歡《竊聽風雲》多於《竊聽風雲2》。可能因為自己甚少買股票,所以對《竊聽風雲2》有點難以投入。加上我不大喜歡結局,難道沒有其他方法懲罪"地主會"嗎?《竊聽風雲》其實比較多用一點筆墨,去塑造三個男主角只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只不過面對生命中一次偶然出現的誘惑,做出錯誤的抉擇,一失足成千古恨,終至萬劫不復境地。我想,每個人的人生,都曾經經歷過這種選擇的錯誤,只不過未如劇中那般涉及大額金錢與人命。因為貼近現實,所以更有感觸!

《作死不離三兄弟》



《作死不離三兄弟》(英文名為 3 Idiots)是港譯,台灣直譯為《三個傻瓜》,國內譯為《三傻大鬧寶萊塢》。三地的譯名,個人認為港譯最好,一針見血地點出片內三個主角那種反斗情誼。此片是2009年的印度電影,一上映便打破印度電影上映第一天及第一週的最高票房紀錄。亦是首部在香港電影院正式上映的印度電影,由2011年9月1日上映至第120天,票房為2210萬港元(有關資料轉載自維基大百科)。截至今天(2012年1月7日),百老匯戲院還在上映中。

其實在香港上映前,我們朋友圈子中已互相推介這部電影,不少朋友也在電腦上觀常完畢。但我一想到要三個小時,坐在電腦前看,實在不寒而慄,因為我怕會看到頭暈。所以上映後,我決定去戲院看,貪其螢幕夠大,座位夠舒服。這部戲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喜歡的人會很厭惡。從報紙上的專欄看到,有人看了三次。朋友圈中,也有朋友指入坐觀看不夠半小時,便已經找周公下棋去也。印度片不少是載歌載舞,做一段戲,唱一陣歌跳一輪舞,有朋友對這種表演方式嗤之以鼻,但其民族性便是如此,可視為印度片的特色。其實當年芳芳姐、寶珠姐的電影也是如斯載歌載舞。



《作死不離三兄弟》相信對東方社會,特別中國、日本、香港及印度,會引起較大的共鳴。印度人口眾多,其中有大量的青年人口,所以在教育方面,學生之間競爭劇烈。加上貧富懸殊,貧窮人家紛紛以兒子入大學為社會階層晉升的方法(女性在印度地位始終未如男性,沒有嫁粧不用嫁人。在現今的印度,夫家嫌棄媳婦未能帶來豐盛嫁粧,借故虐殺然後再娶新婦的新聞,還時有所聞)。這種重視學業,是東方社會共同意識。此套電影便是圍曉這種思想,反諷學生是為求分數而非求學問。片中不少學生,是讀死書、讀書死、死讀書。有為未能畢業自殺、有為父母的期望,強迫修讀自己沒有興趣的科目、有的只知像書內的文字記入腦中,卻不會加以思考與運用。能夠跳脫出書本框架的限制,將知識靈活運用,則寥寥無幾,甚至被視為離經叛道。此片雖片長三個小時,但絕不沉悶,高潮迭起,連我離開學校多年的人,也看得津津有味,相信一般學生會感受更深。可惜現今社會日趨畸型。連幼稚園學生,都被心急的父母安排上午去傳統幼稚園上課,下午去國際幼稚園讀書,以便兼收並蓄,務求不可輸在起跑點。可憐小小孩兒,午餐時一面進食,一面換衣服趕上堂。又有多少香港父母,能夠認同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個理念,並加諸實行?

《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為賽德克語,指"賽德克,成為真正的人",此戲描述1930年代日治時期,因日本政府對台灣原住民壓迫式的理蕃措施,導致賽德克族首領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群起反抗當地日本駐警及增援部隊,引發霧社事件的始末經過。全片長達4.5小時,故拆分為上集《太陽旗》及下集《彩虹橋》放映。《賽德克·巴萊》拍攝計畫。全片從最初發想、史料彙整、劇本企劃,到拍攝完成,前後超過12個年頭。《賽德克.巴萊》在2009年10月底開拍,花了10個月時間,共在台灣28個場地取景,動用台、日、韓400多人、1萬千人次演職員,拍了1萬4千個鏡頭、2千盒底片、長72萬呎,拷貝共358支,未上映就先創下各項影史紀錄,加上後期製作,總計耗資達新台幣七億。(有關資料轉載自維基大百科)

《賽德克.巴萊》可算是一部毀譽參半的電影,有人認為此片是偽史詩,電影與史實相差甚遠﹔有人認為人物描寫流於表面,缺乏感情血肉﹔有人認為導演手法不佳,畫面不停跳動等等。撇除這些評語,這部電影頗能觸動我感覺。我不會說喜歡,但能引我的感慨。

電影是電影,史實是史實,就算是史書,多多少少也抱括了執筆者個人的觀感與想法在內。所以看這套電影時,可以當是暸解霧社事件其中一個方法。此片中的演員,大部份是原住民。魏德聖等人選演員時,曾花大半年時間到花蓮、南投等地挨家逐戶找原住民,挑選合適的人參演。而飾演主角莫那.魯道青年角色大慶及中年時的林慶台,兩個人均非從事演藝工作,但卻將主角少年時的桀驁不群及中年時鬱鬱不得志、百般忍耐至忍無可忍的轉折演活。特別林慶台的眼神甚為凌厲,處處流露出不屈與不馴,令人真的信服他是一族之長。




日本當年管理台灣,真的是有長年統治的想法。他們不惜投資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開發。當然,你們可以說他們是貪圖山中資源豐富,才進行基建。但其實日人亦可以只做最基本的設施後,取完資源便離開。但日人真的投放資源進行基建,有學校教原住民小孩、有警局等。將日人警察與原住民女子聯姻,加強聯繫(不過當日人警察回日,又將這些原進民妻小拋棄,造成新一輪悲劇。據《明報》沈旭輝的專欄所載,莫那.魯道的妹便是被日人丈夫拋棄)。我覺得日本人最失策之處,便是沒有尊重原住民的傳統。日人視為自己為先進民明民族,認為原住民文化野蠻,強迫他們接受日人文化。但信念是一種很難改變的事,只能慢慢感染,不能強迫更改。在賽德克的文化中,只有出草殺過人的族人,才是真正的人,死後方可以有資格進入祖靈之地(這種思想,在不少原始部落也存在,非台灣原住民獨有)。數百年他們口耳相傳,深植腦海之中,日人如何可以在短短數十年便徹底改變原住民。加上不少日人態度又不友善,最後引發衝突的必然。當然賽德克在霧社事件中,連一些平時對他們友善的日人及手無寸鐵的婦孺也殺掉,此點實在值得非議。我覺得莫那.魯道率族人所為,是抱著必死之心,除了是反抗外,更是為保存民族最後一點自我,甚至有點殉道的意味。不過我又很認同其他不參與霧社事件的部落族長所言(當時霧社群共有十二個部落,其中六個部落參與起事),他們忍辱偷生,是為了讓年青人有機會活下去,而非去送死。而事後曾參與抗日的六個部落,幾近被滅族。參與抗日六部落的族人共計1,236名,至事件結束後的統計:戰死者85名、被飛機轟炸死者137名、砲彈炸死34名、被「味方蕃」襲擊隊獵首級者87名、自縊身亡者296名(其中不少為婦女,為免浪費食物或令男子無後顧之憂去作戰,故自縊而死)、俘虜者265名,另外有約500名原住民投降。有關霧社事件,可按此看維基大百科內資料。

此套電影殺人場面甚多,若怕血者,建議不要看。但電影內的音樂甚美。我們慣常聆聽現代化的音樂,忘記單純歌聲也可以如此充足感染力。你不會明白賽德克語,但單從音調,你可以感到內中的哀樂,其戰歌則令人感到熱血沸騰,聽完也想從座位中跳起來參與戰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