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宮部美幸﹕時代小說篇

若要細數近年華文世界中大熱的日本推理作者,宮部美幸(下稱宮部)一定榜上有名。宮部出道二十年,作品大約四十多部,平均一年才有兩本作品面世,實非多產作家。但宮部作品的中譯本,已差不多有三十多部,不少還是一版再版,足證其受歡迎程度。宮部的文風多變,作品大致分為推理,如《無止境的殺人》、時代小說(即以明治維新之前為時代背景的小說),如《扮鬼臉》及奇幻小說《龍眠》等等。最厲害的是,無論宮部寫那一個類型的小說,皆屢獲殊榮。如《龍眠》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蒲生邸事件》奪取日本SF 大獎、《本所深川詭怪傳說》則獲得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而宮部本人,更連續七年在《達文西》雜誌選舉中,票選為日本最受觀迎女作家。近年日本部份雜誌更尊稱宮部為國民作家,足見其著作之豐、作品思想與娛樂兼備、讀者層次廣泛,受到老、中、青少年、男、女、知識份或勞動者的歡迎。

推理小說作家往往各有擅長,有的精於密室設計、有的長於不在場證明,然而宮部並非一位擅於詭計的作家。宮部的作品目前我已看了八成,暫時只有《R.P.G.》這本的詭計令我驚訝!我認為宮部最大的特色,是對人有種關愛。書中的可恨的歹角,同時亦有其可悲之處。縱使反映社會種種不平現像,在鞭撻之餘,讀者也不會感到窒息般的絕望。沉重的故事中,猶有絲絲暖意與希望。可能就是這份溫柔與憐憫,觸動讀者的心靈。


宮部名列我個人喜愛作者榜中高位。只要是她的著作,無論哪一個類型我也會看得津津有味。所以我只會將宮部的作品,簡單分為古代與現代兩個類型。而我尤其偏愛她的古代作品。除了因為宮部的古代作品,比現代作品有著更豐厚的人情味外,更因為這些作品多以以江戶時代為背景,而我對江戶時代有著莫名其妙的興趣。
江戶時代便是指由1603年至1868年代,這段二百六十多年的時代。江戶城於1457建成,1603 年德川家康成為江戶幕府將軍,江戶城搖身一變成為全國政治中心。當時江戶的經濟與文化,蓬勃發展,形成獨特的江戶文化。日本天皇亦在明治維新後遷都江戶,並改名東京。當時,江戶城內有眾多商人,但有更多手藝人或小商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們多住在大雜院內,一家人佔一個小房間,鄰里間互相照應、感情深厚,有點像以前粵語片的《七十二家房客》。
我認為寫時代小說,比現代小說難上數倍。除了要熟悉古代江戶人的日常生活外,因古人的心思較單純、生活樸素。一但發生兇殺案,殺人方法或動機可能大部份很簡單。雖然岡本綺堂的半七捕物帳系列,同樣以江戶時代的兇殺案,但往往流於表面。未若宮部般,能深刻勾劃出人情與心態。


好像《扮鬼臉》,小女孩阿鈴與父母移居新屋,準備開設料理舖。豈料新居傳出鬧鬼傳聞,料理舖因此陷入經營困境。阿鈴更莫名其妙地,與新居內四個失憶的鬼魂結成好友。阿鈴除了要幫助父母解決困境外,更要幫助這四個新朋友,解開失憶及無法離開人間、前往極樂世界之謎。宮部一面描寫江戶時代的料理舖種種情況(料理舖是江戶時代高級食肆,按客人的要求需要及時令食材編寫菜單,更會配搭與食品相襯的器皿,與大眾食堂不可同日而喻),一面寫人心之險惡。縱使最善良的人,內心也會浮現陰暗面,可能是嫉忌、可能是憤怒、可能是貪婪。問題最後是人會否向黑暗屈服。相比之下,人心往往比鬼更可怕。此書是一部結合美食、鬼怪、推理、人情的佳作。
《幻色江戶曆》、《本所深川詭怪傳說》與《怪》這三部短篇小說,則近似怪譚,利用妖異的故事訴說人的貪嗔愛恨,有的令人唏噓、有令人嘆息,與溫馨的《扮鬼臉》風格迴異,多了數分哀怨淒美。


而《最初物語》、《糊塗蟲》與《終日》則屬推理成份較重的小說。《糊塗蟲》由一個有點糊塗的同心(江戶時代警察)平四郎、伙搭美少年弓之助拍檔。由一件看以簡單平凡的大雜院命案掀起序幕,隨著年青的雜院管理員佐吉出現,雜院內各人相繼發生事故而遷離,表面毫無關連的事件實則是處心策劃的結果。更可怕的是,種種怪事竟與十八年前一件命案息息相關。平四郎與弓之助,要有心人的隱瞞下,憑少量線索解開一切謎團。《糊塗蟲》雖然首尾呼應,結局對一切事件有著解釋。可是總有點未完結的感覺。及後才知還有《終日》一書(日文版這兩本書分隔五年,中文版也隔了一年。相比之下,中文讀者似乎幸福得多!),為《糊塗蟲》寫下完美的結局。雖然《糊塗蟲》與《終日》可分開觀看,但還是強烈建議先看《糊塗蟲》再看《終日》,會比較感受到書內人物的心理掙扎及一氣呵成的快感。
宮部的時代小說,還有通靈阿初捕物控系列及《孤宿之人》三本書尚未有中文版,不知何時才有機會拜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