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京極夏彥--《巷說百物語》與《姑獲鳥之夏》

人一向對未知的東西充滿興趣,特別是妖魔鬼怪,端看書局中一列排開的鬼怪書及歷久不衰的電台鬼怪節目,便可知一、二。

中國的的妖魔鬼怪,最早見於《山海經》、而六朝時更盛行志怪小說如晉干寶的《搜神記》等,爾後散見於文人雅士的個人子集、或民間的鄉野傳說。小說中猶以《封神榜》、《西遊記》充滿各式各樣的神仙妖怪。而最著名的,莫過於浦松齡的《聊齊誌異》,不過此書借鬼怪寫人情,略嫌未夠妖味。加上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似乎鬼的出現率比妖多。相反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妖怪,妖怪面目也極富多樣化,由河童到雪女,貓妖到天狗等。日本人在古時,已流傳各種鬼怪傳說與繪本,將鬼怪的形狀描繪出來。妖怪之風在日本盛行不衺,在現代不單食玩有以鬼怪為題材,更有不同的妖怪同好會,讓嗜好妖怪人們互相交流心得,可見日本真是"妖"風盛行。

古代中國人可能受儒家"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影響,又或怕被指為妖言惑眾,較少以鬼怪為創作題材。反之日本的文學作品中,以妖怪傳說為題材的作品多不勝數。例如早年的小泉八雲的《怪談》、近年大熱的夢枕獏的《陰陽師》系列、漫畫《幽遊白書》、甚至田中芳樹在藥師寺涼子怪奇事件簿系列中,各式東西方妖物紛紛登場,難得田中先生卻能保持一貫風格,在故事中仍可對日本政治、人性黑暗面的亮不留情進行針貶。京極夏彥則更進一步,將妖怪的傳說與推理小說融為一體,為推理小說另闢新路徑。

姑獲鳥之夏》中,京極夏彥便利用日本傳統姑獲鳥的傳說,結合現代的心理、精神、醫學等理論,寫出一個偵探故事。一個醫院院長女兒懷胎二十個月仍沒有分娩、她的丈夫卻在十八個月在密室中失蹤。究竟真的是傳說中的姑獲島現世,還是另有隱情?故事在推理謎題及破案方面雖然出色,但在上冊中有三份一的篇幅利用各種學說去釐定何謂妖怪,為結局埋下伏線。個人略嫌理論部份太多,令我有點昏昏入睡,上冊我是用速讀的方法看,但也幾乎要放棄。若不是書中以白天為舊書店老闆(個人的夢想職業)晚上為陰陽師的主角設定吸引,我早已將書合上。不過我看是1998年的時報版本,此書最近獨步文化再版,可能在翻譯方面會比舊版好。

 
在《巷說百物語》,京極夏彥利用利用七個自古流傳的鬼故事,訴說世道人心。書中主角神棍治平、女傀儡師阿銀、騙子又市及謎題作家,他們受僱替人秘密地解決問題(有點像現代的私家偵探),鬼怪故事成為主角們的工具,去分散旁觀者的注意力、藉以掩飾事情的真相。《巷說百物語有點像迷你的偵探小說,在有限篇幅中,讀者不禁猜度主角們今次要解決什麼困難?在和平的表象下,究竟掩蓋著什麼的故事?我自己便喜歡《巷說百物語》勝於姑獲鳥之夏》。《巷說百物語》更被改編成動晝,可惜香港沒有播放。京極夏彥的《百物語》系列在日本有《前巷說百物語》、《續巷說百物語》、《後說百物語》等,目前中文版只有《巷說百物語》,但隨著姑獲鳥之夏》之受歡迎,也許不久的將來,其他《百物語》系列的中文版可能陸續面世。

其實何謂神?何謂魔?如夢枕獏在陰陽師系列借安倍晴明道出,神與魔只不過是人對他們的區分,在本質上的分別不大。事實上,不單神與魔界限模糊,人與魔的分別,亦復如是!在陰陽師的《生成姬》中,一個女人便因妒成恨,遂於由人變成惡鬼。最可怕是人會藉著"愛"的名義行諸惡,此時的真的連妖怪不如。

註﹕以上資料,純屬本人閒時閱讀後綜合零碎資料而成。若有任何錯漏,敬請指正。謝!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黃銅十字繡書籤






今天去手藝軒訂繡圖時,無意中找到這四款書籤!

平時十字繡的書籤多是布質或紙質,自己比較少見到這些金屬款。我欣賞這些書籤的花紋,很優雅別緻。除了上述圖案外,還有長方型、茶壼、手提包、心型、蝴蝶型的圖案。

但這些書籤只能繡細圖,可以選擇的圖案受到限制。我打算繡花奔及希臘風景(這個原是鎖匙扣的圖案) 圖樣。若手頭上沒有適合的圖案也不打緊,店內也有一本配合這些書籤的繡圖小冊子出售。

註﹕
最近在博客來的玩藝館的刺繡素材中,也有上述的書籤出售,不過是以組合方式出售,即書籤加繡圖一併出售。售價未計算運費及手續(大約售價加 30%-40%)比香港略貴,有興趣可以按下列連結看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newprod_file.php?item=N000019433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newprod_file.php?item=N000019434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草裙娃娃呼啦啦(Hula Girls)--跳吧舞吧

為百老匯戲院的會員,除了買戲票有折扣及積分外,有時也機會觀看免費的優先場,但因座位有限,院方以抽籤方式分配戲票,可惜我屢抽屢敗。今次竟然有幸抽中"草裙娃娃呼啦啦"(台譯"扶桑花女孩") 的優先場,雖然開場時間有點晚(星期二晚上九時四十分),也滿心歡喜去觀賞!

1969年的日本東北小鎮,全鎮主要倚懶採煤為生。可惜因時代的轉變,負責採煤的公司入不敷出,開始陸續關閉旗下的煤場。而常磬煤場,也開始面臨關閉壓力。每一個煤場的關閉,往往牽連三、四千人失業。當時採煤公司為解決財赤的問題,希望開設一間夏威夷風味的娛樂場所,希望可以增加收入,而鎮上居民,當然反對這個建議。公司在一片反對的聲浪下,開始逐步進行計劃,招聘夏威夷舞蹈表演女郎。在鎮民的敵對情緒下,加上當時民風保守,認為夏威夷舞蹈坦胸露腹,傷風敗俗。最後只招募到四個高矮肥瘦、參加目的相異的礦工女兒加入,於是故事開始焉。


初時還以為這部片子是"五個相撲的少年"的女性版,再看下去才知不然。無論女孩們當初加入的舞蹈團的動機是什麼,在朝夕的訓練中,慢慢成為專業的舞者,甚至開始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有所成長不單是舞蹈學生,老師亦受她們的感染,而有所改變。片中不乏惹人發笑與感人的片段,但惹笑不如"五個相撲的少年",令人落淚未及"鐵道員",恰好是兩部片子的平衡,是一部溫馨勵志片。

片中的女孩,早就認清事實,知道礦山關閉是無可改變的事,於是積極求變。相反片中的男人,不是拒絶去思考未來,只想等到事情無可改變才處理。就是空有一腔怨恨,認為自己辛勤工作三十年,卻換來失業的命運。其實也難怪他們,畢竟他們家族從事採礦的工作已有三、四代,小孩長大後順理成章成為礦工,是很自然的事,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這種面對時代轉換的無奈與無力,卻不知自己何去何從,最令人心酸。
片尾的高潮是女孩們的正式表演,充滿感染力。


未看此片時,以為夏威夷舞只是單純擺擺手,動動腳、扭扭腰而已,看完此片後才知每個動作也有涵意。有的是表示"我愛你"、有的是表示"落淚",一段舞蹈就是述說一個故事。

此片的女配角倉井優,在日本被譽為"天使素顏",其笑容更有"治療系"的雅號。在片中一如其稱號,清純有加。令我想起當年有"國民美少女"稱號的後藤久美子,不過伊人早已遠嫁異國,結婚生子去!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此片在香港正式上映日期為七月尾,有興趣的請密切留意上映日期。

台灣網站﹕
http://www.grouppower.com.tw/hulagirls/
日本官方網站﹕
http://www.hula-girl.jp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一個演員的夢魘之香港石梨貝專業版

今天看了趙堅堂的演出,記憶中這是首次看這名演員的表演。此劇是獨角劇,由一名演員扮演劇內不同的角色,屬有難度的表演。個人第一次看類似表演,是由羅冠蘭與一名男演員演出(時間久遠,忘記了劇名,只記得在上環文娛中心看),內容是一個苦力與塘西妓女的故事,當時看二人扮演劇內各種不同的角色如婢女、花客、工頭等,印象深刻!最近一套是詹瑞文的"男人之虎",竟然一面看一面打瞌睡。同場其他觀眾卻掌聲不斷,可見純粹是個人鑑賞力的問題!


演員的夢魘是什麼?趙海堂由肚痛開始,他帶我們一起去細看演員的心路歷程。對香港的演員來說,最難平衡是現實的生活與夢想的追尋。究竟是放棄夢想,做一份自己不想做的工,但有每個月有固定入息?還是全力實現夢想,一面投身在戲劇相關的工作,隨時口停手停,一面等候機會來臨,擔任話劇的主角?演員的辛酸與無奈,在劇中盡現!

其實不單演員,就算是我們這些平凡人,何嚐不是徘佪在現實與夢想追求之間。只不過我們比專業演員更早放棄夢想,與現實妥協吧了!當我們有實現夢想的機會時,又有多少人願意放棄安穩的生活,投身入前途未卜的夢想中!所以一向欣賞一步步朝自己夢想前進的人,欣賞他們的毅力與堅持。


全劇的道具只有兩張椅子,更能突顯趙海堂的紮實演出。此劇目前仍在上演中,有興趣的人可以買票觀看。畢竟演員的夢想實現,是需要觀買的支持。


有關節目簡介﹕
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b5/theatre/jul07/chiuwu.html
胡堅堂、胡海輝攪作網址﹕
www.hkactorsnightmare.org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跟蹤--現代忍者

無處不在的攝錄機,不經意下被攝入鏡頭的容貌,加現今香港人身上必備的上行動電話與八達通咭。這三樣東西,已經可以洩露我們的行踨、推測出我們每天的活動範圍。在 跟踨一片中,情報科就是憑著這三樣物件,鎖定目標人物,再由狗仔隊順藤摸瓜,揪出幕後黑手,破解整個犯罪團。

跟踨,Surveillance 是法文,原意指Eye In the Sky,可謂天上的眼晴。這個部門的警察,全是沒沒無名的英雄。他們在目標人士可能出沒的地點監視多天,幸運的會找到疑犯,不幸會一無所獲。但找到目標人物、找到罪證後,便會交由行動科的警察出手。此時,他們只能默默退回幕後,靜待下次工作。監視工作又沉悶,加上又要在短時間內要觀察及記下有與目標人士接觸的人和事,沒有足夠的體力、耐力與記性,根本無法應付。此外還要懂演戲,不幸被意外發現時,要懂得隨機應變,務求不可令目標人士起疑心,真是一份高難度的工作!對我這種見人即忘、觀察力弱的人來說,在短時間內是無可能說出一個陌生人的衣著、衣高及樣貌特徵。除此之外,跟踨隊隊員還要生得平平無奇,令人過目即忘。若臉容生得太有個性,很容易被人記著,功敗垂成。素聞一流的特務與私家偵探,其中一個特點就是要平平無奇,不可令人懷欵,才能完成工作。所以他們令我聯想起忍者,平時隱身在四周截取探聽有用的情報、有需要時便要喬裝打扮,唯一不同忍者有時要刺殺目標,跟踨隊的隊員卻無需出手!

其實警隊每個行動,皆由數個部門通力合作而成,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沒有情報分析科分析資料,初級找出嫌欵人物,跟踨科的警員便不能進行監視、搜集更多的證據,行動科的警員便不能抓捕犯人。

全片的動作場面及對話不多,但其中跟踨的場面令人吸引,令觀眾也不由自主屏息靜氣與隊員一起進行跟踨。街邊嬉戲的情侶、蹲在路旁的中年麻甩佬、剛從的士下車的斯文商人、收購二手電話的收賣佬、在街上拉客的營業員等,他們可能是正在工作中的跟踨隊員。還不時要轉變崗位與服裝,保持跟踨的工作。

初時以為這套是杜琪峰的作品,可能因演員班底與故事關係。後來才知是游乃海自編自導的作品,杜琪峰不少作品,便是由游乃海編劇,難怪會錯認為杜琪峰的作品。
片中各個演員,演技雖未能令人眼前一亮,但皆能各盡其份。反之徐子珊的演技比在電視中好及順眼,實屬意料之外。希望香港電影繼續有機會給不同的女演員機會演出,不然女主角來來去去老是楊千嬅、鄭秀文、TWINS等人是很悶的事。


任達華在這片中全面佬化,頂著大肚子、滿面鬚根,戴著一副舊眼鏡,是街上隨處可見的中年阿叔樣。在我記憶中,任達華這樣街坊的樣子,好像是首次(不知有沒有記錯,畢竟我腦海中最深刻還是任逹華的風流瀟灑的舞男形像)。雖然令次演狗頭沙展很有親切感,但我還是喜歡 PTU 中的有型阿SIR LOOK




最好還是邵美琪(無錯我偏愛邵美琪,由她做倚天的小邵時已經很喜歡她,所以緃使是偏見我還是要說﹕邵美琪演得好!)。看她身穿套裝,外表斯斯文文,卻滿口粗言穢言,我便很想笑。看她身在監控室,偏偏小組行動不如意加上隊員又不聽話時的無奈及擔憂,演出那種外剛內柔、刀子口豆腐心的感覺!

幸好片中沒有愛情線,很怕電視劇的公式﹕披著制服部隊或專業人士外衣,內裏賣的是愛情故事。反之任達華與徐子珊的師徒情,簡單可愛。港產片中,男人與男人的師徒多的是,男與女的比較少,但我看電影不多,可能有沒有為意。總比無線硬是要將男女師徒情變成戀人好,(那套胡杏兒與謝君豪的電視劇,忘記了劇名,浪費了謝君豪的演出!)好像男與女除了愛情外,不可以有其他情感的存在似的。

個人嫌劇本略有斑駁,明知梁家輝是極度危險人物,任達華亦曾說過自己可能已被識穿身份。在此情況下,在餐廳時便不應再跟踨下去。況且以梁家輝的慎密,明白現今社會科技進步,輕易可以暴露行踨,為何不禁止手下使用八達通,導致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結局。電影結尾時,雖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之意,但我認為給梁家輝逃掉,可能更符合事實。
跟踨算是不錯的港產片,至少有紋有路,條理分明。但未能如槍火、暗戰、PTU等令我有震撼感,但仍然期香港多一些類似的電影,努力創作,不要一味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