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氣泡袋與四片口金

最近實在太忙,下班既晚,回家有時也是做公司的工作,累得要死,加上有幅送朋友的十字繡進入最後階段,僅餘的丁點時間,也全力去衝十字繡,希望早點可以見到成品,所以沒有太多時間做其他布藝手作。這兩個作品,皆是差不多一、兩個月前的作品。
先說這個氣泡袋,10/7/2010 上課四小時,只縫好了星型(袋頂)的表布、裏布及拉鏈,回家後一放個多月,最後才在八月尾,再花多兩天時間終於完工。因為時隔太久,不但縫份的指示線已掉色(雖然是用水消筆,但因空氣中有水份,放太久也是會消失不見)。更重要的是,我到最後一個步驟時,竟然忘了布及手帶的先後次序,若不小心弄錯,會變成手帶在袋子內,裏布在外面,面布在裏布的窘境!

結果用了無數的大頭針與反覆試驗多次,布邊也差不多完全散掉(麻布真的很容易散口!),終於一次過成功,無需拆掉重縫!完成後真的很有滿足感。

雖然袋子的設計不是太複雜,但感覺比上一次縫製貓貓手挽袋難(見挽袋.口金.布書衣),這個簡單的袋用手縫差不多花上兩、三天時間,很難想像古人用手縫製衣服要花多少時間。

內袋部份
其實上次學完方型口金後,一直心癢癢想試做四片口金。於是去圖書館借書後,便依書直縫。

這個便是我第一個四片口金,可惜出來的效果扁扁的,一點脹鼓鼓的感覺也沒有!有請教過其他人,推論可能是因為我用的舖棉不夠厚,所以導致這個乾扁結果!

首次做四片口金,頂端尚幸能夠匯合起來,沒有穿洞的情況出現,不過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其實全個口金最困難的部份,我認為是上口金。很多縫合線顯露出來,若手勢不好,會影嚮整個作品。


這款口金是按《Kelly's 私房口金包 》內的圖型製成。作者寫得不錯,解說詳盡,每個製作步驟也有圖片說明,連我這個口金初哥也能按書縫製出一個四片口金。而且書內的口金造型雅緻,款式眾多。其實看完這本書後,我還想創作三片口金及用厚舖棉再做一個四片口金,看看會否成功製造出圓鼓鼓的可愛口金,可惜暫時沒有時間做實驗!希望一、兩個月後,工作上軌道後可以進行實驗!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情書瑣談

你上一次收到情書,是多少年之前?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今收到傳情的短訊或電郵或短片的機會,應該會比收到情書的機會大的多。但一個個電腦字,又焉可以與情人一字一句寫成的情書相比!信紙是你一面念著我,一面挑選的嗎?那一字收筆有點猶豫,是因為不知如何道出心意嗎?信末的糊掉的字,是思念的淚水嗎?一封簡單的信,卻蘊含著深深情意,這永遠是電子科技無法比擬!中國人是一個含蓄的民族,不單愛在心裏口難開,連書信內也少直言情愛,最多以詩詞表達自己的情感。可惜這些詩詞,還是主寫思念與離別之情,哀多樂少。可能情感太濃的詩詞,總是被認為兒女私情,毫無大志吧。而偏偏這些充滿哀傷之詞,卻流傳最廣。例如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便是悼亡妻之作。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 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納蘭性德悼亡妻的《蝶戀花》與蘇軾之作相比,更顯淒清。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
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
春叢認取雙棲蝶。

 
至民國時期,隨著與西方接觸漸多,文人對情感與表達亦直接得多。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愛眉小札》,雖是日記形式,但亦是他們愛情之間記錄,也可算是情書一種。不過,徐志摩雖然浪漫,「我將於茫茫人海之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但這種浪漫卻建築在髮妻張幼儀身上。徐志摩一面在英國追求林徽因,一面卻與妻子保持夫妻生活,是一個徹底將靈與欲分開之人!最後更不理張幼儀腹大便便,堅持在英國離婚。斯人斯行,再看他所寫的詩作,實在無法感動起來!
 


而沈從文卻靠著情意綿綿的書信,贏得美人歸。1929年沈從文在上海公學主講,愛上當時18歲的女學生張兆和。張兆和出生合肥望族,先祖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張兆和不單家勢甚優,本身更是當時校花,追求者眾多,其中不乏富家公子,是貨真價實的名媛。沈從文追求期間,曾寫下數百封情書,其中一段「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成為文壇佳話,但張兆和一直無動於衷。張兆和甚至拿著這些情書,要求胡適勸阻沈從文。胡適對張兆和謂沈從文非常頑固地愛你。張兆和馬上回他一句:我很頑固地不愛他。但藉著不斷的情書攻勢,沈從文與張兆和於 1939年結為夫婦。在《合肥四姐妹》中,兆和一章中亦寫到,沈從文亦曾哀嘆張兆和喜歡他的情書多於他這個人。
 

情書固然成就了無數的愛情故事。但也在不少電影或故事中佔了重要的角色。最蕩氣迴腸有改編自舞台劇《風流劍客》的《大鼻子情聖》。有才卻貌寢男主角西哈諾愛上才貌兼備的表妺羅珊妮,羅珊妮卻徒有外貌的草包克里斯廷。為了表妹的愛情,西哈諾最終代克里斯廷寫情信求愛,甚至在戰場上也不不惜每日兩次穿越戰線,以克里斯廷名義寫信給表妹。克里斯廷不幸戰死,表妹西哈為他守寡,一直到西哈諾臨終之際,羅珊妮才發現自己一直深愛上的人是西哈諾。西哈諾臨死之際,仍然背誦他寫給表妹的情書,此幕無論看多少次,也令人悽然淚下。

別了,羅珊妮。我要走了,我想就是今晚了,親愛的!我的靈魂還
沉重地負荷未表達的愛,而我卻要離開人世了。我的陶醉的眼睛,
的視線再也不能捕捉,不能歡愉地享你一舉手一捉足的恣態了。
別了,我親愛的,我心愛的,我的寶貝,我的愛人!我的心絕不與
你片刻分離,今生與來世,我都是毫無保留地愛你的同一個人。

而日本電影《情書》(Love Letter),卻充滿淡淡的哀悉。藉著女藤井樹一點一滴的回憶,帶我們重溫少年時清純的暗戀。女藤井樹看著書後的畫像,最終也不能否認男藤井樹對她的愛意。雖然這份戀情不曾真正展開,但卻比真正相戀,更令人回味。
 

最近與情書有關的電影是《分手的情書》,不過這套戲我沒有看。反而看了由同一個女主角雅曼達施菲主演的《茱麗葉愛情信箱》(Letter to Juilet),雖然戲內沒有情信,但同樣由一封信牽起一段近五十年的情緣。這部戲算是不錯的愛情小品,愛情不是年輕人的專利,縱使是老人家,也一樣可以去追求自己的愛情。戲內祖母喜兒,尋找舊情人羅倫素的過程,充滿趣味,兼且戲內的意大利田野景色迷人,若想要享受甜蜜兩小時,這部片子是不錯的選擇。
 

與《茱麗葉愛情信箱》的幸福結局相比,《PS, 我愛你》中的荷莉卻只能哭著看她的情書,因為這全是她剛離世的丈夫傑瑞寫給她。最初看這個故事的電影版,未看電影前已知道這套電影由男主角逝世開始,還擔心是否一部催淚的作品,但出乎意外之外好看。但對電影中一些小情節,還是感到不滿意。例如﹕男主角如何找到代寄十二個月的情書?女主角如此深愛丈夫,為何可以喪夫未足一年,便與人發生一夜情等等。
 

因為不滿意,所以索性找原著來看,結果所有疑團解開。原著小說的背景是都柏林,男女主角是中學的同學,平淡地相戀結婚。始終是文字版,寫女主角的心路歷程,都優於電影版。電影版為取悅觀眾,將背景搬去紐約,而女主角的親人,也沒有給她很大的支持。而在原著中,女主角的親人朋友,一直努力去支持她。可惜喪夫的哀痛,必需靠自己從絕望的深谷中爬出來,是一條孤獨又漫長的道路。我覺得作者很聰明,沒有通俗地以熱戀的情侶為主角。濃情蜜意固然吸引,但丈夫死後,還為妻子設想,每個月給妻子一封信,協助她早日展開新生活,這份情意更令人動容。而這本書每一個人也適合看。因為我們的生命中,總會錯失一些人或事,令我們陷於哀傷中。但生命不會停暫,我們總要活下去,而傑瑞寫給妻子情書其一段,我想也適合送給人生中,我們每一個曾經相遇過、愛過的人﹕

我僅是你人生的一個章節,
你的未來還有很多章節。
別忘了我們共有的美好回憶,
但是也不要怕繼續往前走。

可惜寫情書這種藝術,瀕臨失傳。今人的中文水準大不如前,能通篇沒有一個錯別文已難,沒有中英廣東話夾雜難上難,若能文辭優美兼字跡整潔者,猶如鳳毛麟角,稀矣!只怕今後只能於書中,方能欣賞動人的情書。

1)愛德蒙.羅斯丹(王若璧翻譯改寫),《大鼻子情聖》,遠流出版社,1994
2)金安平,《合肥四姐妹》,時報出版社,2005年8月
3)西西莉雅.艾享,《PS, 我愛你》,時報出版社,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