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九天俄羅斯之旅(八)

第八天(17/06/2007)﹕經濟成就展覽館(Exibition of Economic Achievement)-->列寧山(Lenin Hill)-->勝利廣場與戰爭博物館-->阿爾巴特街(Arbat Street)
第九天(18/6/2007)﹕莫斯科-->上海-->香港

經濟館附近的太空紀念碑,紀念1964 年蘇聯首次登空

今天是在俄羅斯最後一天,第一個參觀的景點便是經濟成就展覽館。展覽館由1959年6月對外開放,佔地300 公頃,共有八十個展館。原本是當年蘇聯向外展示其加盟國的經濟成就,而館內建築物也各有自展示加盟國的特色。但建築物上標示的是俄文,所以無從得知是哪個國家的代表。無論往借當年這些建築物展示什麼經濟成就,現在這些建築物全變成一間間小舖,出售各式各樣的商品,可惜這些商品對我們而言沒有什麼吸引力。



經濟館佔地甚廣,除了展覽館外,不少地方也改為遊樂場或展覽場地,展品甚至有太空船。不過館內最奪目是兩個風格迥異的噴泉﹕民族友誼噴泉與用烏拉爾彩色寶石砌成的噴泉。

形態各異的十五族婦女

民族友誼噴泉整個金光燦爛,中間是麥穗,外圍是十五不同民族婦女的銅像,手持不同的果實,代表當年十五個加盟國的友誼。而寶石砌成的噴泉,雖然外表不若民族噴泉,只是裝飾著天鵝、魚等雕像,但整個噴泉有大大小小一千個水柱,一起噴射時也自有特色。

水池甚長,這張相只能拍到一部份

莫斯科位於平地之上,四週少見山頭。列寧山已是莫斯科的最高點,在此可見一覽莫斯科的市容。雖然感覺這座山一點也不高,高度不知是否有太平山的一半。不過這兒也與太平山相似,地上滿是出售予遊客的紀念品檔攤。從山上向下見到一座巨型體育館,是當年莫斯科主辦奧運會的主場地。而世界著名的莫斯科大學,也是位於列寧山上。雖然大學的建築看起來有點不起眼,但原來莫斯科有三萬間房,有17 個學系及學生三萬餘人,戈爾巴喬夫也是這兒的畢業生。

當年奧運主場地

世界聞名的莫斯科大學

巴黎的凱旋門舉世聞名,莫斯科也有一座凱旋門。不過感覺上這座凱旋門不如巴黎那座有氣勢。

莫斯科的凱旋門

八天俄羅斯最後一個行程,便是去阿爾巴特街。這條街現在是莫斯科紀念品的集中地。長長的一條街上,除了數不清的紀念品店舖外,還有不少街頭表演、咖啡店等,也是我們購物最後衝刺地。這兒紀念品的價錢比俄羅斯其他地方比較貴一點,不過大家可以出盡法寶和店主購價。較特別我在這兒見到有原木(沒有畫上顏色)的子母娃娃,大家買回去後可以自己動手為娃娃添上色彩,創造獨一無異的娃娃!
在阿爾巴特街吃麥當奴當晚飯後,便往機場進發。雖然是同一座機場,離境大堂竟然比抵境大堂舒適及現代化。但關員依然冷漠,離境電腦也同樣緩慢。在出境櫃位前等了三、四分鐘,關員還是不放行。忍不住無聊用眼睛瀏覽機場景色,結果換來關員冷冷一句 " Look at me",於是眼睛只好回歸關員身上。聞說巧克力是俄羅斯特產之一,於是在免稅店作最後衝刺,用盡餘下的俄羅斯幣,買下一小袋巧克力當手信。回程時機上的俄人不停的飲酒談天,好像不用睡覺似的。在低喃的俄語陪伴下,平安抵達上海機場轉機回港。

後記﹕
俄羅斯遊記在本人拖拖拉拉之下,終於寫完!我一直擔心自己會不了了之收場,幸好有始有終。我對俄羅斯的印象不錯,俄人雖然冷淡了一點,但至少買東西時不會纏著你不放。不像埃及買東西時,也會買到一肚子氣。而且整個旅程車程時間不算多,景點又豐富,算是最近一兩年玩得最舒服盡興的旅行。寫完俄羅斯後,終於可以開始寫2008年冬天的東北三省之旅。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九天俄羅斯之旅(七)

第七天(16/06/2007)﹕莫斯科紅牆(Krasnaya Ploshchad)-->克里姆林宮(Kremlin)-->地下鐵

聖巴素大教堂
這天參觀聞名世界的紅場及克里姆林宮。紅牆位於克里姆林宮的東邊,因旅遊車不能駛入,所以在停車場下了車,步行約五分鐘前往紅場。在遠處已看見俄羅斯著名的地標聖巴索大教堂。在聖彼得堡曾經見過仿此教堂的而建的濺血教堂,當時已驚訝其漂亮的外型。而原裝正版的聖巴索,其五彩奪目的圓頂,吸引著所有遊人的目光。大家拼命拍照,好像害怕這麼漂堂的教堂只是幻影,在下一分鐘便會消失不見。據說恐怖伊凡在教堂建成後,為免建築師會再造出另一座聖巴素大教堂,所以把他們全部弄瞎!

克宮的城門塔樓
好不容易大家滿足了拍照的慾望,終於正式踏足紅場。紅場原是克里姆林宮的護城河,最後被填平。如今所見的廣場,是十五世紀時所建。以前在電視上經常見到紅場閱兵儀式,心目中的紅場必定面積龐大,氣勢雄偉。那知現實中的紅場,面積遠遜於天安門廣場,實在有點失望。不過論莊嚴,紅場一點也不比天安門遜色。在紅場拍完照片後,便是去參觀列寧墓。但在墓外排隊的人很多,最少也要等候一小時。家父倒是興緻勃勃去參觀,我實在對這位仁兄沒有什麼興趣。於是自己去參觀甘姆百貨公司(GUM)。

甘姆百貨公司外觀
這間百貨公司前身為俄羅斯貴族的大宅。內裏有四、五層高,在中央甚至有一個小型噴泉。漫遊其中,可以想像昔日俄羅斯貴族的氣派。現在這間豪華大宅,已成為名牌商店的集中地,價錢也與外國看齊。

甘姆百貨公司內觀
等齊參觀列寧墓的團友回來,便預備前往克里姆林宮參觀。由紅場往克宮,會經過無名軍人墓及一個很漂亮公園。不知是否因冬季寒冷關係,一到夏天公園內便充滿遊人,甚至有很多對新人。在俄羅斯多日,不時在景點見到一對對的新人,他們旁邊會有兩三個朋友,新人在陽光下散步拍照,他們的朋友會拿美酒杯與酒,一面喝酒及接受遊人的祝賀。這種寧靜的慶祝儀式,與中國傳統熱鬧相比,另有一番風味。更難得是在無名軍人墓,更有新人特別前來獻花,成家之餘不忘國,實屬難得。

無名軍人墓
相比其他景點,克宮的守衛算是森嚴。畢竟,國家總統及不少政府機關同時也在克宮內辦公,總要駐守嚴密一點。遊人進入前要經過安檢不用說,宮內不但有軍人駐守。遊人只可按規定的路線在行人路上步行。若有頑皮的遊客不守規則走到馬路上,立即會被面容嚴肅、眼帶墨鏡,身穿黑西裝的工作人員吹口哨警告。

克宮內遊人可隨意欣賞是位於心臟地帶的三座教堂及旁邊的巨型大鍾及巨型大炮。這三座教堂雖然外表不算十分華麗,但沙皇一生中與這三座教堂密不可分。沙皇的受洗、加冕及葬禮,皆是在這三座教堂內完成,每座教堂各佔一個功能。不過這一切止於彼得大帝,因為由他開始遷都聖彼德堡。

克宮內教堂
離開克宮後,便前往莫斯科河畔的救世主大教堂(KhramKhrista Spasitelya)。2007年4月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逝世時,便是在這兒停靈三天供百姓瞻仰遺容及舉行葬禮儀式。俄羅斯人似乎很虔誠,在教堂外有一條長長的人龍,圍著教堂繞了一圈,靜靜等著進入教堂。我猜他們最少要等一至兩個小時,才可以進入教堂內。

救世主大教堂
在莫斯科河旁聳立一座高達200英尺的彼得大帝銅像,彼得大帝痛恨莫斯科眾所皆知,所以雕像放在莫斯科實在有點奇怪。亦有人稱這座雕像原是美國為慶祝發現新大陸五百週年,而雕像人物原是哥倫布,但美國一看到這個雕像便退貨了。

俄羅斯的地下鐵路是旅遊景點一部份,皆因俄羅斯地鐵站各具特色,完全可以視之為一個地下藝術館。俄羅斯地鐵早於1935 年便開始使用,車費無論遠近一律十盧比。目前共有一百多站,但仍有不少地鐵站興建中。俄羅斯的地鐵最初為防空洞,後來才改建為地鐵站。我們第一個參觀的地鐵站深入地底近百米,自動電梯比太古城還要長。而車站與車站的行程,比香港要長三至四倍。行車時不單搖晃幅度很大,而且還很吵,但看著俄羅斯人滿不在乎的樣子,以乎早已習慣了。我們只參觀了三、四個站。但在乘車途中可是很緊張,領隊會告訴我們在哪個站下車,於是我們一面要在心中數著,一面緊盯著領隊,以防與領隊走散。原因無他,因為俄羅斯地鐵站系統實在龐大得可怕,加上俄文又特別難以辦明。我們住宿酒店其實也在地鐵站附近,但我曾站在地鐵站路線圖看了五分鐘,還是找不出酒店的地鐵站所在。不過地鐵站的華麗,倒彌補了擔心的心情。地鐵站有的舖滿大理石、有的滿是不同的浮雕、有的用馬賽克做裝飾。相比之下,香港的地鐵站雖然整潔,但千篇一律得令人發悶。最遺憾的是相機壞了,領隊又建議我們不要用攝錄機,結果無緣拍下地鐵站的美景。

八陣圖般的地鐵網絡

因太早回到酒店,在手癢情況下,在酒店大堂拉老虎機,意外贏得六十多元港幣,剛好可以去酒店旁的小吃店買一隻燒雞做宵夜,為離開俄羅斯的前一天留下美好的回憶。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警官手記--六十年代香港警隊的日子》

今年是廉署成立35週年紀念,眾所周知廉署是為了打擊當年貪污成風的社會風氣。那麼你對當時的香港警察又有什麼印象?市民隨時會被屈打成招或有錢便有機會脫罪?是憑貪污得以坐擁巨資的總警司葛柏或四大華探長?還是因警察形象太差,以致有 "好仔不當差"這句諺語?

《警官手記--六十年代香港警隊的日子》則帶領讀者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六十年代的警隊生活。作者黃奇仁於一九五八年加入警隊成為見習督察,並於一九七一年離開。期間雖只有短短八年,卻是有多項第一的紀錄﹕第一位以見習督察身份任職防暴隊行政官及教官、第一位警務處處長的副官兼私人助理、第一位前往英國接受高級駕駛員訓練的警官及第一位警察駕駛學校總考牌。
 

被逮捕的葛柏。當時他每月貪污的金額達三萬港元,比港督的薪金還高。

作者家世不俗,父親為銀行家,作者自己也考入香港大學建築系。不過遵父命加入核數師行任職見習會計,五年後認為性格不合,毅然加入當時被認為並非高尚職業的警隊,開始八年多的警察生涯。

本書並非作者的傳記,作者只是以隨筆方式,記錄在警隊一些所見所聞、趣事瑣事,甚至鬼故事。若讀者希望從此書中有機會讀到什麼秘聞,恐怕大失所望。但從書中倒可一窺當年的警隊運作模式或社會風氣。在今日來看,是比較特別或已消失。例如當年嫖客被警察逮捕,嫖客便要抬著妓寨的床板回警署作為證供。又好像香港警察經過一九六七年暴動後,防暴隊竟馳名海外,不少外國警察也前來參觀及學習。派往英國受訓的世界各地警員,縱使考試不合格,教師也會主動為學員添加分數,務求他們可以合格歸國。究其原因,是曾有位非洲警官受訓後未能合格,回國後被指有失國體而遭鎗決。為免悲劇重演,就算受訓警員不懂英文,也可考獲合格分數順利畢業。
 

相比非洲的警隊,土人警員要跪在地上讓英藉警官踏著肩膀騎上大象,六十年代的香港警隊,華人警員已有一定地位,但歧視華人的情況仍有所聞。作者在警校時便因外籍同學一句辱華的說話,而斥責對方,事後還因此受到校長表揚。我覺得這與作者出身相關,因為家境不俗,而且受過良好教育,故此在心理上認為自己並不亞於外國人。但我相信在當時殖民地統治的政治及社會風氣下,大部份市民及較低級的警員始終有自卑,遇到類似的情況只怕會悶聲不響。當然,也不是所有外國警員也高高在上,如曾任警務處處長的伊達善、防暴隊訓練營的總督察也能真誠對待華人警員。致於當時常見的賂賄問題,作者沒有對此加以批評,只是透過三、四件事,側寫當時貪污的確是警隊內有的風氣。

本書通篇輕鬆易讀,更難得書內有一百一十幀六、七十年代的照片,讓讀者用另一方度,一窺昔日警隊的各方面。

黃奇仁,《警官手記--六十年代香港警隊的日子》,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7月